圖片提供:Cecile Neel/IRD
當研究人員在1984年首次證實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是導致艾滋病(AIDS)的元兇后,這種病毒的起源便成為了一個謎。在過去的20多年里,越來越多的證據將矛頭指向了非洲黑猩猩體內攜帶的一種類似病毒。很多科學家推測,對類人猿的狩獵和屠宰最終使這種黑猩猩病毒傳染到人類身上。最近,由法國蒙彼利埃市發展研究所病毒學家Martine Peeters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大猩猩可能也對AIDS的起源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科學界首次在大猩猩中發現與HIV類似的病毒。
據《科學》雜志在線報道,Peeters和同事在11月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通過對采自偏遠的喀麥隆森林中的糞便樣本進行分析,他們發現了大猩猩與AIDS之間存在的某種聯系。研究人員采集了將近600份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糞便樣本,并用HIV-1抗體對這些樣本進行了測試,HIV-1是導致人類罹患AIDS的主要原因。令人吃驚的是,6份大猩猩糞便樣本的測試結果呈陽性,同時,研究人員從3份樣本中提取出一種類AIDS病毒——他們將其命名為SIVgor。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Peeters的同事取得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那就是令人信服地證明了黑猩猩是人類AIDS傳播的源頭。這項研究采用了類似的方法,對16只黑猩猩的糞便樣本進行了分析,并分離出一種名為SIVcpz的類AIDS病毒。某些SIVcpz表現出了與人體中最常見的HIV非常類似的特征。而SIVgor與一種HIV-1的亞型——O亞型——非常相似,這種O亞型在人體中分布較少,之前也未曾發現其與黑猩猩存在任何聯系。Peeters表示:“我們并沒有指望會發現這種病毒,它令這個謎變得比以前更為復雜。”
Peeters的研究小組推測,人類捕捉大猩猩是前者感染SIVgor的主要原因,或者黑猩猩SIVcpz的O亞型還有待發現。至于大猩猩是如何被SIVgor傳染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黑猩猩是SIVgor的原始宿主。那么是黑猩猩將這種病毒傳染給大猩猩的嗎?靈長類動物學家Caroline Tutin對此表示懷疑。Tutin在加蓬從事了15年的類人猿研究工作,直到最近才結束了野外考察。Tutin指出:“根據我的現有知識,在這兩個物種之間從未觀察到彼此存在侵略行為。”
Peeters指出,他們所發現的這些攜帶病毒的大猩猩并不同屬于一群,其生活區域相距400多公里,這說明在這一地區的大猩猩群中這種病毒的流行很可能相當廣泛。她特別強調說,由于該地區居民有獵食大猩猩的習慣,因此這種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可忽視。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Johns Hopkins Bloomberg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Nathan Wolfe表示,在大猩猩中發現與HIV相關的病毒“絕對是一件令人感興趣的事情”。Wolfe也曾在喀麥隆進行過新型類AIDS病毒的研究工作。Wolfe說:“當我們認為這個起源故事就這樣被完整而合理地包裝起來時,這里又發生了新的故事。”
轉自: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