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消息,美國《醫療護理》雜志11月號上的一篇論文表明,美國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的平均生存時間為24年,在這24年中,其醫療開銷要超過60萬美元。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是紐約Weill Cornell 醫學院公共衛生學助理教授布如思•沙克曼(Bruce Schackman)。他認為藥物治療效果好、價格高,是生存時間增長、治療費用上升的主因。
該研究發現,現在感染者每年的治療費用大約是2.52萬美元,和1990年代后期對這項費用的通用估計值相比,升高了將近40%。而1990年代的研究估計,感染者的平均生存時間接近10年。
一些艾滋病政策專家說,新的研究結果可能會影響聯邦和各州政府將來投放多少錢用于艾滋病的治療和預防。對此,論文作者沙克曼表示同意。“他們以后必須把能夠延長感染者生命的醫療開銷計算在內。”
艾滋成為慢性病
1993年有一項研究認為,無癥狀的艾滋病感染者只能再活不到7年。
但是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二十多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接連上市,事實上已經使艾滋病感染從“死刑”轉變為“慢性病”。
近年,醫師們相信感染者確診后的生存時間會達到20年以上,而沙克曼主導的最新研究對這種看法予以肯定。
這項研究的大部分數據,從全美18家為總共大約1.4萬名患者提供治療的機構提取的。研究者使用了其中大約7千名患者的記錄。
研究使用了計算機模擬建模的方式估算感染者的醫藥開銷,結果顯示,感染者終身的平均醫藥開銷大約是61.8萬美元。
研究人員介紹,這一數字和患有心臟病或其他一些慢性病的女性的終身醫藥開銷相當接近。女性壽命一般較長,因此醫藥開銷大于男性。
研究人員估計,感染者每月的醫藥開銷約為2100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是藥費。這樣計算下來,年均醫藥開銷約為2.52萬美元。1998年,一項研究將年均醫藥開銷估算為1.83萬美元。
沙克曼說,這個差額不僅是通貨膨脹帶來的;改良過的艾滋病藥物價格更為昂貴,才是造成差額的主要因素。
這項研究中的數字取的都是最高值,假定感染者使用了最好的藥物和最高的護理標準。一些HIV政策專家指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得到這樣的治療。例如2003年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需要抗病毒藥物的全部艾滋病感染者中,只有大約55%能夠得到這些藥物。
凱瑟(Kaiser)家庭基金會的艾滋病政策專員珍妮佛•凱茲(Jennifer Kates)說,雖然實際的開銷大概會小于這項研究的估計,但是感染者應該得到最好的、由富有艾滋病治療經驗的醫師提供的診療,所以研究給出的估算值是合理的。
轉自:愛白網(www。aib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