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8月17日,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市,人們手持蠟燭和發光棒,悼念因艾滋病而失去生命的人。據新華社
聚焦理由
從來沒有一種疾病像艾滋病這樣,強烈地影響著全世界的社會生活秩序。以至于聯合國專門為一個疾病召開了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并在會上指出,我們正面對兩個新的挑戰:恐怖主義和艾滋病。
富饒美麗的非洲大陸,已經有多個國家的成人感染率超過了20%———成年人每5人中就有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然而艾滋病在我們生活中始終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字眼,似乎離我們很遙遠。衛生部昨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報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數增加,艾滋病疫情進一步蔓延的危險因素仍然嚴重,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呈上升趨勢。
記者采訪調查告訴我們:艾滋病就在我們身邊,加強防范刻不容緩。
本報海口11月22日訊 (記者張蘇民)記者今天從省衛生廳了解到,截止到今年9月底,我省已經累計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88例,呈增長勢態。
警鐘敲響
按國際統一計算法估計,全省感染人數已超過2300人。其中超過七成的人是因吸毒共用注射器感染。在一些市縣,吸毒人群中HIV的陽性檢出率開始超過1%的警戒水平。
據了解,我省1991年發現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0年以前,我省每年平均檢出感染者3.7人;2001年發現11例, 2002為60例,2003年為82例,2004年為54例,2005年為79例,近幾年艾滋病感染者檢出人數呈增長態勢。
有關人員特別指出,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在一些市縣的吸毒者中,艾滋病病毒陽性檢出率達到了1.27%,超過了1%的警戒水平。該結果顯示,艾滋病病毒正在我省的吸毒人群中發生流行。
特點明顯
我省防艾專家分析,從發展態勢上看,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如下特點:由單一的經境外傳播為主已發展成為以境內傳播為主;由單一的經性接觸傳播已發展成為“性接觸傳播 + 血液接觸傳播”;到今年則為由吸毒引起傳播的嚴重局面。從地區分布看,由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我省的東北部向西部、西南部傳播擴散,這兩年來又向我省的中部山區傳播蔓延。
專家指出,這是由于人口流動加速、性觀念變化帶來沖擊以及吸毒人員增加等因素造成的。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把握機會,盡快行動起來,在學校、街道和農村社區、流動人口、青年人當中大張旗鼓地開展“遠離毒品,減少危害”的宣傳教育活動。而針對艾滋病迄今尚沒有疫苗預防,又沒有有效藥物治療的情況,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開展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措施。
全國
性途徑染艾滋病呈上升趨勢
衛生部22日通報了我國艾滋病流行現狀:我國報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數增加,艾滋病疫情進一步蔓延的危險因素仍然嚴重。
通報顯示: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全國歷年累計報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通報指出,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呈上升趨勢。哨點監測資料顯示,暗娼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996年為0.02%,2005年有9個哨點暗娼的感染率超過1.0%。對男性同性戀人群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該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1%至4%。部分高發地區的孕產婦和婚檢人群監測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經達到或超過1%,達到較高流行水平。
據了解,2006年1月至10月報告的且已開展個案流調的感染者中,吸毒和性傳播是主要途徑,分別占37.0%和28.0%,經既往采供血途徑傳播占5.1%(均是上世紀90年代感染,今年檢出并報告),母嬰傳播占1.4%。
此外,艾滋病疫情進一步蔓延的危險因素仍然嚴重。哨點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暗娼人群堅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為38.7%,注射吸毒人群共有針具吸毒的比例為50.8%。另外,感染者的流動、大量人口流動和性病疫情上升等是造成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據新華社)
世界
艾滋病在全球繼續蔓延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彼得·皮奧特本月21日在日內瓦公布《2006年世界艾滋病報告》時說,艾滋病在全球范圍繼續蔓延,一些在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曾取得顯著成效的國家現在出現了倒退。
他說,幾年來,世界范圍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特別是有效治療和預防計劃增加,有些國家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年輕人的性行為問題出現了一些積極的傾向。然而,全球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死于艾滋病的人數持續上升。
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布的這份報告,2006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為3950萬,比2004年增加260萬。2006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為430萬,其中40%為15歲至24歲的年輕人。2006年艾滋病死亡人數為290萬。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仍是艾滋病重災區。世界近三分之二(63%)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集中在該地區,患者人數從2004年的2360萬增至2006年的2470萬,死亡人數從190萬增至210萬。
報告說,令人不安的是,有些曾經取得進展的國家疫情出現反彈,比如烏干達。這表明一些國家防治艾滋病的進度慢于艾滋病傳染速度。北美和西歐的防治計劃沒有保持連續,因此新感染人數沒有下降。低收入國家真正成功遏制新增感染的情況很少。
與此同時,數據表明針對高危人群的防治計劃成效明顯。近10年來,艾滋病問題嚴重國家的年輕人性行為出現了積極趨勢,例如避孕套使用增加、初次性行為推遲、性伙伴數量減少等。博茨瓦納、布隆迪、科特迪瓦、肯尼亞、馬拉維、坦桑尼亞、盧旺達和津巴布韋在這方面情況有所改善。
(據新華社)
相關鏈接
艾滋病究竟是什么?
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種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統嚴重損害為特點的傳染性疾病。感染者終生攜帶病毒,且缺乏治愈該病的有效方法。
在恐懼的等待中,多數感染者將在數年的潛伏期后發病,最終走向死亡,因此艾滋病被視為“超級癌癥”和“世紀瘟疫”。
導致這場悲劇的惡魔便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或稱為艾滋病毒,在分類學上屬掃轉錄病毒科慢性病毒屬長類慢病毒群(Murphy,1996)。作為艾滋病的病原,HIV不僅成為眾多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研究的焦點,而且迅速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震驚和普遍關注。
(據中國HIV檢測中心)
艾滋病病毒躲在哪?
艾滋病病毒進入人的身體后,首先進入血液,在血液里專門攻擊一種重要的血液細胞-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人體的一種免疫細胞。這種細胞是人體與外來病菌作戰的斗士。
由于艾滋病病毒可以在淋巴細胞中生存并進行繁殖,然后又從細胞中跑出來侵犯新的細胞,所以血液是艾滋病病毒的重要藏身之地,使用被艾滋病污染了的血液也是傳播艾滋病病毒的重要途徑。
艾滋病病毒還存在于人體的精液、陰道的分泌液中,所以性活動也是艾滋病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不過,人體的其他排泄物如汗液、唾液、尿液、淚液和糞便等都不含有或只含有極少的艾滋病病毒,因此不會造成傳播。另外,艾滋病病毒還可以侵犯人的腦部和身體其他一些部位,但是由于這些部位的病毒不太容易排出體外,所以與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關系不大。艾滋病病毒在一些會叮咬人的昆蟲(如蚊子)體內都不能生存,所以我們不必擔心這些昆蟲會將艾滋病病毒傳給我們。
(據中國HIV檢測中心)
專家提示
如下日常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1)食物、飲水、空氣;
(2)公共場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觸,如同在一個教室上課、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辦公室的辦公用品,工廠車間的工具,以及影劇院、商場、游泳池等場所的接觸;
(3)禮節性親吻;
(4)禮節性擁抱;
(5)雙方手部皮膚完好時的握手;
(6)公用馬桶、浴缸;
(7)蚊蟲叮咬;
(8)紙幣、硬幣、票證。
(據中國HIV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