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宣傳材料。郭建正 攝
在人群中有這樣一個相當大的族群只喜歡同性,由于艾滋病病毒的存在,他們中的男性已成為公共衛生人員關注的重點,眾多幫助該族群防范危機的志愿者也在積極開展工作。12月1日,是艾滋病宣傳日。記者昨天采訪了濟南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泉城彩虹小組了解男同性戀者艾滋病防治工作背后的故事。
“MB”第一次集體走進檢測室
“為了你和朋友的安全,你必須全面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識”,11月23日14:30,在濟南市疾控中心寬敞的談話室里,面對6名衣著打扮女性化的男孩子,濟南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醫生認真講解艾滋病防治知識。
就在艾滋病宣傳日即將到來的時候,該中心首次迎來被習慣稱作“MB”(為同性提供服務的男性群體)的男孩子集體來訪。他們的生活特點導致他們是艾滋病病毒最容易傳染到,同時也最容易傳染給別人的人群。
勸說6個男孩前來檢測的就是泉城彩虹小組的一名非常活躍的志愿者,貝金。從彩虹小組今年3月成立以來,已經有80名像他這樣的志愿者積極開展多重方式的宣傳活動,為男同性戀者防范艾滋病傳播開展志愿工作。
先是逐一談話,進行問卷調查,然后講解艾滋病防治知識,最后為6個男孩子抽血進行艾滋病病毒快速化驗,檢測結果顯示全部是陰性。半小時后,男孩子們放心了。
公共衛生人員經過挑選,選定其中一個被同伴稱作“小妖”的小伙子作“種子”,發給他3張卡片,要求他介紹3個朋友前來接受檢測,“找3個人還不容易,我身邊的所有人都樂意來做檢測”,“小妖”很高興,過去他們也去綜合性醫院檢查,可工作人員面對這些噴著香水的男孩子時不自覺的異樣眼光讓他們不自在。
彩虹助人遇到麻煩不少
勸說自己族群里的人在與朋友交往時積極采取防范艾滋病病毒的措施,定期接受檢測,同伴教育是彩虹小組的重要工作。目前我省差不多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個彩虹小組開展工作。
在濟南,彩虹小組稱自己為泉城彩虹,截至目前,泉城彩虹已經有80多名活躍的志愿者。泉城彩虹的負責人叫咔咔,昨天下午,在他前來為本周日泉城廣場艾滋病日大型宣傳活動進行志愿服務時,向記者介紹了彩虹小組成立以來的活動。
據咔咔介紹,泉城彩虹小組80多名骨干分工開展工作,大約20人左右的外展組是其中重要一部分,組員們以2-6人一組,定期前往男同性戀者較多活動的場所,例如酒吧和固定的林地等,為同性戀者傳授艾滋病防治知識。
可外展工作中,麻煩事兒著實不少,“上個月我經常接到一個人打來的騷擾電話,那就是一個在外展中認識的人,我們做志愿者是為了幫助族群里的人更安全健康地生活,可他不斷在電話里問我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提一些非常過分的要求”,說起外展中的麻煩事兒,咔咔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
了解危險后才會有安全
不容否認,生活方式不同的確已經使男同族群成為艾滋病病毒最容易侵犯的群體,濟南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專家介紹,從今年2月底到現在,該所已接待了500多名男同性戀者。據了解,500多名檢測者中已有2%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當在泉城彩虹組織的最近一次觀摩例會上,公共衛生人員告知參加活動的72名男同性戀者這一數字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他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點決定,如果不及時控制,這一數字無疑會有驚人增長。
據介紹,500名檢測者中,從學生、職員、個體經營者、民工到教師、醫生和公務員都有,由于大學生的思想相對較開放,受過高等教育的男同性戀者占了一多半。
卓有成效的泉城彩虹的工作把健康干預帶給了他們能夠見到的活躍的男同性戀者,可更多人因為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原因不習慣在公共場所露面,為了讓自愿檢測的范圍拓展到男同全體,濟南市疾控中心今年開始啟動國際通行的依靠“種子”聯系更多男同接受檢測的方法,第一批的三個種子分別為個體經營者、教師和公司職員,他們各自把疾控部門能夠保護隱私準確監測的消息告知3個自己認識的男同性戀者,這些男同接受檢測后成為“第二代”,也把信息傳給3個人。就這樣,檢測者已經迅速發展到第5代,省城男同中的自愿檢測者正迅速擴容。(為保護隱私,文中男同性戀者均用化名。)
轉自: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