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佑
一、收治HIV/AISDS情況
1990年收治出國勞務人員感染者的一例至今已12年余,門診病房、地區基層、家庭隨診等醫療服務中,各種方式接觸過的HIV/AIDS病人總數已無法計數。今就登記記錄中,抽出部分資料略述如下:
1990.1-2002.11(12年)
1996.12-2002.11(6年)
320例,男170、女150例,男:女=1.3:1 死亡14例(占4%)
2、我國艾滋病流行形式
·1985年 首發艾滋病病例
·1989年 發現經性途徑感染者
·1989年 從靜脈吸毒注射毒品者中發現HIV感染者
·1995年 發現經母嬰途徑傳播的HIV感染者
3、流行階段
第一階段(1985年-1988年) 傳入期
第二階段(1989年-1993年) 擴散期
第三階段(1994年-1999年) 增長期
4、病例概括分析
·時間:1996.12至今,320例均來自增長期
·年齡:<20歲 16例,占5%
20-40歲 180年,占58%
>40歲 118例,占37%
·性別:男:女=1.3:1
·死亡率:4%(320例中14例死亡)
二、所見HIV/AIDS病人狀況
1、來自全國各地
2、病情
·均經抗-HIV抗體初篩及確診實驗(WB)證實(+)
·因病有各種機會性感染來診,主要感染有:PCP(卡氏肺囊蟲肺炎)發熱、肺部真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含食道、胃)、結核(淋巴結核、肺結核、結核胸膜炎)、帶狀皰疹及各種皮膚皮疹、脂溢性皮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隱球菌性腦膜炎、HIV腦瘤、腸道感染等),結核感染約占1/3-1/2。其中貧血、血小板減少、顱內出血等。
·CD4細胞計數多<350個/mm3。其中<200-<10個/mm3病例臨床病情嚴重,其中病毒載量(治療前、中、后)已檢測。
·合并肝炎者,多為乙型、丙型、ALT異常。黃疸肝炎少見。
·治療:
Ø 中藥為主,中西醫聯合治療
Ø 中藥提供及檢測費用(科研、民營支持)
Ø 藥品(中藥)提供者(民營企業為主)
Ø 知情同意,志愿服用
Ø 個人或單位,提供住院(少數)
Ø 4例從1995年開始接受HAART治療
3、 轉歸
·死亡14例(嚴重感染,就診過遲)
·存活者中,少數生活工作基本如前,多數生活困難,勞動能力下降,無力醫治、面臨家庭崩潰。
三、面臨的明顯困難及問題
·疾病及鄰近發病~晚期階段病情為主
·治療費用難以承受
·勞動及工作能力下降,生活面臨困境
·離開了先前的資源支持(工作、家庭……)
·部分HIV/AIDS病人經濟社會或文化權利得不到尊重(絕望)
·需要法律面前的非歧視和平等:如消除在衛生保健、就業、教育、旅行、住房和醫療求助和社會保障領域對HIV/AIDS病人的歧視,和獲得可行的救助和支持。
四、治療中的困難和問題
·1996~1999年中,40例,死亡8例(占20%)其主要接受中藥(復方)治療。
·曾用藥品:天奇散、9811、強身寶、蘭氏沖劑、抗A藥、安太滋、金黃口服液等復方制劑。
·藥品提供:科研單位、民營企業,免費提供,提供檢測費用支持。至今因經費問題而中斷。
·接受中藥治療者,CD4計數及癥狀均有改善,至今多存活和工作。亦有在CD4計數回升后接受HAART治療。
·HAART治療,尚需費用。
五、立法及政策方面建議
1、營造支持性環境,減少歧視
·國家應充分發揮社區作用
·合理利用現有衛生服務資源。保證必要經費支持,針對社會需求,使HIV/AIDS病人在社區和家庭獲得醫療救助和生活照顧。
·完善社會可行的心理支持與醫療救助
·為HIV/AIDS病人,特別是婦女、兒童和其他脆弱人群創造支持性環境
·消除導致偏見和歧視的環境
2、建立對治療艾滋病過程中對祖國醫學的研究和開發、支持政策,充分發揮傳統醫學的獨特作用。
·對國內開展HAART治療前的傳統中藥已具一定數量病例觀察制劑及私營企業,應予以支持性政策(必要的政策支持)
·支持和鼓勵多學科合作聯合攻關,制定嚴謹的科研設計,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在治療預防艾滋病的精華。
我的最后一句話:對上述所提議的兩個問題中,當務之急并不是立法與否,而是即或通過協調、修改、完善現存的有沖突的法律、法規。我想這點顯得亦更重要。
材料來源:紅絲帶和守望家園(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