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民
我認為艾滋病人應該與正常人保持距離,說把他們和正常人隔離也好,說把他們關起來也罷,總之應該限制他們活動的范圍,理由如下:
一、隔離有利于阻擋艾滋病傳播
中國越來越嚴重的艾滋病傳播趨勢告訴我們,不能再掉以輕心。而傳播的源頭在于艾滋病人,有的人是因為吸毒亂用針頭感染的,有的人是因為賣血,只要血漿不要血液,反輸回去,交叉感染的,有的人是在治療中用帶艾滋病毒的血而感染的,也有的人是因為母親是帶菌者,生下來就成了艾滋病人,也有的是因為不潔性行為,被有艾滋病的人傳染的。
他們中間有的人是因為自己的過錯而致病的,更多的人是無辜的。我對他們罹患這樣的不治之癥深表同情。
但是為了更多的無辜者不冒這樣的風險,避免在不明就里中被傳染,我提議凡是艾滋病患者和被查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一律與正常人隔離。不應該為了所謂的對病人的尊重和平等而拿正常人的健康冒險,拿整個民族的安全冒險,這樣的“憐憫和人道”對正常人是不公平的。記得曾經有過對麻風病的隔離,我不想討論詳細情況,只想說它確實減少了傳播,并且最終消滅了麻風病。
我自己就曾經在情況不明的時候和一個艾滋病患者交過朋友,她沒有告訴我她患了艾滋病,后來是我發現她吸毒,并且賣淫,才斬釘截鐵地和她斷交,她找我我就躲避。后來聽別人說她早就患了艾滋病。現在她已經不在人世了,可是我很害怕和這樣的人再來往,輕易不敢交朋友,因為如果我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稀里糊涂地得了艾滋病,不但我痛苦,作為獨生子,我父母可能比我更痛苦。
如果這樣的人被隔離,社會上沒有艾滋病患者,我想許多人可以比較大膽地交友和表達感情。
二、隔離有利于病人的治療和管理
與正常人隔離不是讓社會遺棄他們,而是組成他們自己的小社會,除了醫務人員和志愿者外,所有的人都是艾滋病人,他們必然同病相憐,彼此平等,沒有歧視和防范,沒有隱藏和遮掩,可以光明正大地彼此關心,交流心得和治療經驗,彼此鼓勵。
既然是國家安排他們組織成這樣的小社區,同樣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心,積極在現有條件下,提供最好的治療,讓他們盡可能長地延續他們的生命。應該給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但是還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自食其力的就業崗位,給瀕危患者提供臨終關懷,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也為他們做出的犧牲感到值得和寬慰。
三、隔離有利于研究
艾滋病是一個人們還比較缺乏認識和對付辦法的疾病,世界上沒有什么病是永遠不能攻克的,無非是個時間和重視與否的問題。
艾滋病人集中在一個社區里,可以讓有志于攻克艾滋病的研究者就近治療,及時掌握病情變化,觀察治療的效果,總結治療的經驗,摸索各種不同藥物的作用,了解不同的心理健康程度對疾病治療的影響規律,知道如何做艾滋病人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我認為這些不但對艾滋病人是一種切實的幫助,其經驗對國際社會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也許在這樣的社區里,最終做出了讓世界驚嘆的治愈艾滋病的奇跡。
四、隔離有利于病人保持健康的心理
我知道在河北一個農村,一個人因為賣血感染了艾滋病,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傳染給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們,后來他發現自己經常處于亞健康狀態,以為患了感冒。在一次縣里組織的對村民的普查中,他們一家人被查出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村里人知道后,非常恐慌,對他和他的家人采取了排斥態度,拒絕他的孩子上學,拒絕與他全家人來往,不許他們參加集體活動,甚至要求他搬家,離開村子。他雖然身處人群中,卻像罪人一樣,被防范、辱罵和歧視。
后來許多人接受了教訓,拒絕接受艾滋病檢測,因為如果不知道,日子還可以過下去,如果知道了,不僅得不到治療,被表明了危險者的身份,被社會唾棄,日子可能過不下去。
我想如果艾滋病人有自己的社區,彼此彼此,不怕被傳染,不被歧視和排斥,心理至少不會遭遇那樣雪上加霜的打擊,而且得到社區平等的對待和關心,對他們的壓力會減少到最低限度,也是非常人道的。
去年北京和天津發生的“艾滋病人扎針事件”,說明如果處理不好,會讓艾滋病人產生對社會的不滿和報復心理,會用極端的方式對待他人,加害于無辜者,如果安排好了,會使他們感激社會,而不會滋事。
所以我建議艾滋病人和正常人隔離,給他們治療和關懷,但是不是遺棄他們,而是讓他們成為社會成果的受益者。
材料來源:紅絲帶和守望家園(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