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石一楓:艾滋病人隔離與禁娼
2006-11-27

石一楓:艾滋病人隔離與禁娼
大學生

        艾滋病人應當被隔離。這種舉措的意義不只在于它的直接效果,更在于它間接上對整個社會產生的心理影響。隔離絕非簡單的強制行為,更是政府對每個健康公民的一種承諾,即:盡最大努力給他們提供個人安全上的保障,使日常生活中的危險性降到最低點。就像將罪犯關押起來一樣,其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對犯罪人員的懲罰,更在于給普通公民提供安全感。盡管犯罪不可能被根除,但公民的心理會存在一個安全的屏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隔離實質上是一個政府的表態,是一個的象征。作為一種傳染并且致死的疾病,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感并不是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就能克服的。雖然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無非靜脈注射、性關系和母嬰傳染三種,但在其他形式的接觸中,心理障礙并不會消失。號稱艾滋病大使的那些人和患者親密交談親密接觸,但這只是報紙上的表演而已,實際上他們就是演員。試想如果艾滋病人和正常人混居雜處是合法的,那么健康個人心理上的反應會是如何呢?其結果只能是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危機重重的環境中,他不僅不敢采用血制品、不敢性交(害怕交叉傳染)、不敢生育(關心下一代),更可能不敢和人握手、擁抱甚至擦肩而過,因為他會認為某些居心不良的艾滋病患者正準備加害于他。他會懷疑遇到的每一個人、會對每一個人存有防范之心。在扎針的謠言流傳最盛時,天津不就是萬人空巷么?結果是,艾滋病人沒有被隔離,而每個人都將自己與整個社會隔離了。而且以艾滋病的傳播速度,如果不采用果斷而有效的隔離,真有可能泛濫成災。試想中國如果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人是病毒攜帶者,那么它在世界上會處于何種尷尬地位呢?每個中國人都被懷疑為傳染源,這將是與世界交往的重大障礙。加繆的《鼠疫》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一個城市沒有將鼠疫病人隔離,其他城市卻將這個城市隔離了。小說中的景象同樣有可能在現實中出現,結果是,中國的艾滋病人沒有被隔離,而中國卻被世界隔離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艾滋病人應該被隔離。如果拒絕這種簡單的隔離,那么我們的社會有可能會面對更深層次、更大范圍內的隔離。


      至于是否禁娼,我的意見是應該堅決執行。允許賣淫實際上暗含著這樣一個含義,即是將身體器官作為商品是合法的。那么出售內臟器官,比如腎臟、角膜、睪丸是否也可以被視為合法的呢?如果不允許買賣腎臟,那么為什么允許出租外生殖器呢?僅僅因為它能反復出售么?支持妓女開禁的觀點有一個重要論據,即是這樣做可以滿足性功能障礙者、殘疾人與罪犯的需要,難道這就有理由將一部分人的生殖器當作藥品,打上“請遵醫囑”的說明來投付使用么?實際上這種觀點考慮的僅僅是買主的需要,忽略的恰恰是妓女的權益。如果將妓女職業化、合法化,那么一個基本的規范就是要求她們像出租車一樣不能拒載,而一個女性常年被迫和老年鰥夫、性虐待和犯人性交,她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又有誰能保證?這種高度創傷恐怕也違反勞動法吧?妓女開禁暗含著對下層婦女的歧視和壓迫,因為這樣看似是為小姐們開了生意之門,實則卻是把妓女不當人。如果性功能障礙、殘疾人和罪犯的性要求真的那么迫切、真的那么值得以如此高的代價來滿足的話,也不一定要由妓女來承擔這個任務,社會上不是有那么多獻愛心的活動么?依靠義工或者青年志愿者吧。當然這個設想是荒誕的、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沒有人能把犧牲做到這個份兒上,而這更說明了那種論調的不人道。從妓女的權益繼續考慮,如果將賣淫當成一種正當的職業,那么政府必將對這些從業人員進行統計、發放執照,而如果一個女性的個人簡歷上填有“性服務者”這一條的話,那么她將不可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她日后的從業、婚姻都將受到重大影響,這等于剝奪了妓女隱姓埋名的權利,將她們暴露在了道德職責和歧視之中,也就使她們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權利。在允許妓女存在的年代,一個妓女鮮有善終,所以允許賣淫實際上是利用法律將一部分人逼上絕境。所以允許賣淫的所引發害處遠遠大于它的益處,受害最深的恰恰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妓女。禁娼從深遠意義上來講,正是保護了妓女的權益。因此禁娼是必須執行的。

材料來源:紅絲帶和守望家園(籌)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