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澤在精心照顧馬文宇
新華網河南頻道11月30日訊 河南商報報道: 一名在醫院實習的女孩,因為感動,義無反顧地主動照顧一個比自己小1歲的白血病男孩。當男孩因無錢救治回到家中時,她又來到農村男孩家中,悉心照顧他,在當地傳為佳話。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女孩叫孫銘澤,19歲,今年剛從衛校畢業。白血病男孩叫馬文宇,18歲。
品學兼優男孩得了白血病
馬文宇家住新鄉封丘縣獐鹿市鄉后蔣寨村。去年9月,馬文宇剛升入封丘一中高三尖子班。由于成績拔尖,還樂于助人,他很受同學歡迎,被公選為班長。
其實以馬文宇的成績,考北大、進清華也沒問題,但偏愛數學的馬文宇,心中夢想的一直是復旦大學。
但有件事兒一直讓馬文宇擔心,晚上睡覺時,老是莫名其妙地流鼻血。父親馬林聽說后,決定帶他去新鄉市中心醫院檢查。
很快,診斷結果出來了: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的一種)。其實,馬文宇是第一次聽說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幾個字眼,他根本沒把這病當回事兒,想著趕緊治好回去上課。
高三功課緊,可不敢耽誤過多時間。就在醫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時,他還是背著一大編織袋書本,住進了血液科的病房。
刻苦上進感動實習護士
那時,還是焦作某醫藥學校三年級學生的孫銘澤,剛到新鄉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實習。看著馬文宇邊輸血邊看書,晚上還去醫務辦公室做題做到半夜,孫銘澤很佩服。
由于馬文宇回校心切,為讓他安心養病,孫銘澤就經常陪他聊天。
白血病人的免疫力低,怕感冒引起并發癥,醫生一般不讓病人出病房。但馬文宇哪里待得住,只要發燒稍微好點兒,就悄悄跑出去買書。
后來,病情剛穩定住,馬文宇就迫不及待回校。僅僅半個月時間,病情忽然惡化,引起結核性腦膜炎,馬文宇再次住進醫院。
一天晚上,正在看書的馬文宇忽然暈倒,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
就在那時,馬文宇對病床前照顧自己的父親馬林說:“爸,要是我不行了,把我的身體捐給醫學界吧,讓專家研究研究白血病究竟是啥原因產生的,讓別人少受些痛苦。”
心地善良的孫銘澤聽說了,哭得兩眼都腫了。看著馬文宇一家人悲痛欲絕,無奈之下準備放棄治療時,她忽然想到,自己的父親就是中心醫院的老中醫,能不能用中藥給馬文宇治療呢?
孫銘澤跑回家,同父親商量。沒想到老父親孫文進聽了馬文宇刻苦、上進的故事后,一口答應給他治療。
奇跡發生了,馬文宇服用中藥后,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病情好轉,血小板很快回升。
負債累累被迫回家保守治療
但由于治療費跟不上,病情幾經反復,馬文宇又感染了腹膜炎、病毒性腦炎、腦積水,先后轉入幾家醫院治療。
其間,雖然馬文宇離開了孫銘澤實習的醫院,但無論他在哪里,孫銘澤和父母都經常帶著禮品去看望馬文宇,安慰他。
今年8月,當馬文宇在解放軍371中心醫院做腦積水開顱手術后,因欠醫院近7000元錢難以出院。街坊鄰居聽說后,就你20元我100元的捐了6000多元。9月初,馬文宇出院回家。
9月10日是教師節,病床上的馬文宇對父親說:“我想我的老師和同學,我要上學,我想去復旦看看我夢中的校園。”
看到兒子病成這樣,還一門心思想著上大學,馬林和妻子抱頭痛哭。此時,除了希望兒子早日康復保住性命,哪里還期望兒子考上大學呢。但讓人發愁的是家里已經欠下外債16萬余元,兒子連在家保守治療的中藥都沒錢買了。
城里姑娘跟到農家照顧病人
10月14日,馬林忽然又接到孫銘澤的電話:“叔,我實習結束了,想去看看小宇,你去接我吧。”
自馬文宇有病一年來,孫銘澤已經來馬家看望馬文宇多次,每次都會提前打電話,讓馬林到離村四五里外的車站接她。
但這次,孫銘澤帶著一個大包來了,里面是她自己的衣服。
盡管并發癥已經折磨得馬文宇的神智時好時壞,有時連家人都不認識,他已經對自己的病情恢復失去了信心,但看到楠楠(孫銘澤)姐又來看自己,馬文宇很高興。
認識楠楠姐雖然才一年時間,但她一直無微不至地關心自己這樣一個隨時面臨死亡的人,不求任何回報,馬文宇感動得偷偷掉過許多淚。
水土不服病人發火不算什么
孫銘澤一住就是36天。
每天,孫銘澤給馬文宇煎中藥,給他扎針輸液,陪他聊天。
孫銘澤的家在新鄉市,以前幾乎沒有在農村生活過。剛開始,水土不服的她出了一身疙瘩,奇癢難忍。漸漸地,孫銘澤適應了這一切。
由于神智時好時壞,馬文宇喝中藥時特別慢,有時一口藥他含在嘴里,既不咽也不吐,能一直含半個小時。孫銘澤就耐心地勸他,一直等他把藥喝完。
有一次,正在喝藥的馬文宇,忽然把一口藥朝孫銘澤臉上吐去,嘴里還說:“你走吧,你不聽我的話,不想喝藥你非讓我喝。”
藥頓時灑了孫銘澤一身,濃黑的藥汁把衣服都弄臟了。那一刻,這個在家也是嬌生慣養的城市女孩真的有些受不了。孫銘澤生氣地放下藥碗,站起來就想走人。
就在出門回頭的一瞬間,看著病床上這個可憐的男孩,孫銘澤又心軟了:他現在是個病人,連父母都認不出來,他并不是朝自己發火啊!
孫銘澤沒有把此事告訴馬文宇的家人,自己悄悄地把衣服洗干凈。
鄉鄰:親姐姐也不過如此
雖然以前孫銘澤也來過多次,馬文宇一家都知道她和她的父母都是好心人,但他們根本想不到,孫銘澤會從城里來到各方面條件都很差的農村,一住就是30多天,義務照料重病的馬文宇。
文宇大小便失禁后,他媽媽每天都得給他洗床單、尿布,有時忙得飯都顧不上做。
盡管在家時從沒下過廚房,但看到文宇媽媽忙不過來,孫銘澤就學著幫她做飯。別人炒菜都是不等油熱,把菜從四周放進鍋內,孫銘澤是一下子把菜放在鍋中間,油一下子濺出來,孫銘澤的手上頓時起了一個大泡。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孫銘澤沒有回過家一次。街坊鄰居也都由最初的懷疑變為感動,他們都說文宇這個不幸的孩子遇到了好人,就是他親姐姐,能做的也不過如此。
希望大家都來幫幫他
一些媒體聽說后都想去采訪孫銘澤,但這個小姑娘不愿接受采訪。
“其實我是被他感動了,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弟弟,才想幫助他。”孫銘澤說,在醫院里,小宇對醫護人員非常有禮貌,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首先替別人著想。特別是他想把遺體捐給醫學界,讓醫生、病人十分敬佩。
但當她得知,媒體想把她的故事寫出來,感動更多的好心人來共同幫助馬文宇時,這個人美心更美的小姑娘說:“只要能救他,讓我做啥都行。趕快播出來吧,讓大家都來幫幫小宇。”
轉自: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