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始嘗試專為艾滋病患兒開設學堂
轉自:中國公益人網 文章發表:spw 發表日期:2006-12-01
8名不同年齡的艾滋病患兒現在集中在山西省臨汾市傳染病醫院建立的紅絲帶小學里邊讀書邊治療。而此前,他們中有的已經十幾歲了,還不認識字。
這些患兒屬于艾滋病患者的第二代,他們的母親都因為艾滋病去世,孩子們無一例外的是通過母嬰傳播的途徑感染上艾滋病的。
臨汾市傳染病醫院院長郭小平說:“對艾滋病人的歧視在中國社會是存在的。感染上艾滋病的孩子,不被學校拒收,一般也會被同學們孤立。”
郭小平說,這些孩子接受的教育太少,受到的歧視太多,一旦他們長大成人,可能存在報復社會的心理,到那時再想教育就晚了,因此解決艾滋病患兒的教育問題是必須的。
2006年9月1日,中國首家由醫院開辦的紅絲帶小學正式成立。所有的孩子在上學期間,醫院為他們一方面提供必要的住院治療,另一方面為他們提供免費的住宿和飲食。
郭小平說,這些患兒的家都在農村,母親大多是因為輸血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為了照顧孩子,父親們整天陪著看病,督促吃藥。時間長了,這些家庭沒了經濟來源,家都垮了。
新成立的紅絲帶小學解脫了艾滋病患兒對父親的束縛。如今孩子住在學校,由兩名生活老師照顧起居、吃藥,父親可以到外面打工掙錢,為孩子們買營養品并維持整個家庭。
紅絲帶小學很多事情也都處于探索階段,如2個生活老師是感染者、攜帶者,照顧孩子們的起居,提醒他們及時吃藥,這種做法在全國是個嘗試。
來自美國艾滋病防治基金會的楊新宇對這種做法表示肯定,他說,實踐證明,由于受到嚴重的歧視,把這些孩子放在普通人群中教育有時是行不通的。集中在一塊進行教育,并由身邊的同伴影響,教育效果好。孩子們現在一起學習、生活,有說有笑,心情愉快,無論對治療還是對孩子們今后的成長,都有好處。
在紅絲帶小學,除了講授正常知識,更多的是教他們怎么做人。
郭小平說,艾滋病孩子有與其他孩子一樣的受教育權,對艾滋病孩子的教育與治療都重要,在紅絲帶小學,除了講授正常知識,也要教他們怎么回報社會。學校每教育一個孩子,就是要他們既要保護自己,又要保護別人,同時每個人都要成為宣傳者,告訴周邊的人如何正確看待艾滋病。這也是學校的辦學思路。
紅絲帶小學成立以后,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學校開學當天,就接受到社會各界的捐款近3000元。
山西師范大學的學生志愿者主動到紅絲帶小學獻愛心。大三學生楊昌貴說:“看了第一眼后,就覺得這些無辜的小孩子們瘦瘦的很可憐。”他會號召周圍更多的同學和他一塊來,給予艾滋病孩子更多的關愛。
現在,醫院又拿出近20萬元蓋了新校舍,包括2間教室、2間活動室等,準備吸納更多的艾滋病患兒。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