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攜帶我入境中國旅游,5天后發病死了以后,我就“一夜成名”。截至2004年底,我的子子孫孫已經在4000多萬人的體內繁殖著,傳播速度有增無減,累計死亡人數達2900萬。
在靜脈注射吸毒、性生活和母嬰傳播中,我就有空子可以鉆了。我的傳染性很強,可以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在人群之間傳播開了,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成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人們一旦感染了我的病毒,就會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
第一直接受害者就是自己,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容易受到社會的歧視,很難得到親友的關心和照顧;一旦發展成為艾滋病人,健康狀況迅速惡化,患者身體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奪去性命。
第二間接受害者就自己的家庭,艾滋病人的家庭成員也要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容易產生家庭不和,甚至導致家庭破裂,其結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兒無人撫養,或留下父母無人養老送終。
第三間接受害者就是社會,艾滋病主要攻擊那些年富力強的20—40歲的成年人,而這些成年人是社會的生產者、家庭的撫養者、國家的保衛者。艾滋病削弱了社會生產力,減緩了經濟增長,使民族素質下降,國力減弱。社會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將許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
雖然我是很可怕的,但是又可以完全預防的。我的傳播方式很明確,我的病毒在體外環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殺死,因此它是不會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觸傳播,也不會通過蚊蟲叮咬傳播。我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傷口滲出液中,人們只要潔身自好,糾正不良行為,完全可以預防。
良好的衛生觀念和行為必須從青少年時期培養,青少年正處于一個充滿好奇心,什么都想去嘗試一下的年齡,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預防艾滋病知識作保障,很容易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侵襲,甚至成為艾滋病的受害者。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過適宜的教育,可以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抓好大、中、小學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預防教育,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戰略措施。
青少年應接受有關艾滋病預防基本知識的教育,了解艾滋病的危險是確實存在的,加強青春期性教育和性病(包括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建立信心,人類可以通過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和行為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們廣泛地從根本上預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我艾滋病這個名字將會日益淡薄,最后有可能被消亡。
青少年有責任成為抵御艾滋病在二十一世紀猖獗流行的最有生氣的社會力量。讓我們大家一起攜手抗擊艾滋病!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