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一高二女生患白血病,自知救治無望,愿捐獻出全身器官。
小女孩的舉動感動了遠在北京打工的一河北小伙子。他了解女孩的病情后,瞞著父母,辭去工作,只身到商丘為小女孩募捐……
目前,該小伙已為女孩募捐了近9萬元。談及動機,他說:“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一個人在等死,而無動于衷。”但對他的做法,有傳言說因為他信佛。不過,對此他一口予以了否定。
12月8日夜9時,商丘市白云廣場附近,一民房四樓內一間不足8平方米的房間,一位身穿黑色棉襖的小伙,正與一位女孩用手機計算著什么。
“除去以前的4.3萬元,我來商丘才募捐到74623元……”他捋捋頭上那撮染成白色的頭發,對身旁的女孩說。
小伙叫馬玉彬,正是為河南姑娘募捐的河北小伙。他旁邊的姑娘是被捐助人鄭謹玲的二姐。他們兩個在計算為鄭謹玲所募款數,這樣的賬每日一算。而這間房子是馬玉彬臨時租來的。
[自述動機]
“她絕境捐遺感動了我”(馬玉彬)
馬玉彬,22歲,河北保定清風店吳村人。今年初,想干一番事業的他只身到北京闖蕩,后在一家文化交流公司站穩腳跟。然而,今年9份月網上的一則消息,改變了他的生活。
消息的主人公叫鄭謹玲,出生于商丘市柘城縣農村,父親多病,母親是聾啞人,家境貧寒。去年,鄭謹玲以優異成績,考取商丘市第四高中,今年7月,患上了白血病。
得知自己的病無錢救治時,鄭謹玲告訴家人:“我不是有倆腎嗎?可賣一個……”
后來,得知不能賣腎,鄭謹玲對家人說:“如果我不幸離開,就無償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鄭謹玲的想法一開始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但最終她還是把家人說服了。今年9月,她填寫了《捐獻遺體眼球申請表》,要將自己的遺體留給醫療機構用于醫學解剖。
“這則消息和她的絕境捐遺感動了我。我找到她姐姐的電話,得知鄭謹玲患的是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相對好治的一種。一天天了解她的病情,才使我產生了來商丘為她募捐的想法。”馬玉彬說,“得知她因沒錢而放棄治療,我心里特別著急。我不可能親眼看著一個人在等死,而無動于衷。”
[所遇尷尬]
“我們曾怕他是騙子”(鄭謹玲二姐)
10月14日,馬玉彬以家中有事為由辭去工作,帶著隨身換洗衣服,懷揣2000元現金,搭上了去商丘的火車。
怕家人惦記,他只提前給上海的姐姐打了個招呼。姐姐不反對也不支持,但對他說,若決定了做這件事,就一定要做好。
“世上會有這樣的好心人嗎?”當馬玉彬
10月15日晚到達鄭謹玲所住醫院后,盡管鄭家人心存感激,但心中還是有些疑慮。
“最初,我們曾怕他是騙子。”鄭謹玲的二姐鄭玉蓮說,“但后來又想,我們家已一無所有了,妹妹現在又是這個樣子,他能騙我們什么?”
“其實他們懷疑的目光我也看得出來,但能理解,我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馬玉彬說,他后來的行動的確證明了他自己。
但是,剛開始募捐十來天,馬玉彬就花光了自己的積蓄。為能繼續幫鄭謹玲籌集捐款,他決定到上海姐姐家去借生活費。
10月26日,當他說去姐姐家借錢時,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馬玉彬的借口,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我買了7種不同口味的果汁給小玲,說,'你每天喝一瓶,在你喝完之前我就回來了。'我想讓她知道,我不會放棄她的,我希望她也不要放棄自己……”
當鄭謹玲喝到第六瓶果汁時,馬玉彬真從上海回來了。
[募捐行動]
“到20多家單位籌款近9萬元”(鄭謹玲二姐)
早在馬玉彬到達商丘的第二天,他就開始了募捐行動。但是,作為一名外地人,又跟鄭謹玲非親非故,該怎樣去做呢?
“要想得到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首先要讓人們了解鄭謹玲的真實情況。”馬玉彬說,當他意識到這一點之后,他首先到了柘城縣婦聯、柘城縣教體局、柘城縣中醫院和商丘市四高開證明信,證明品學兼優的鄭謹玲的確需要高額醫療費,但因家庭特別貧困需要資助。這些單位很配合,證明也很快就辦完了。
接下來,馬玉彬先后到商丘的一些學校、單位和寺院為鄭謹玲籌款。“跑了20多家,籌集了7.3萬余元,加上今天上午10時謹玲母校又送到醫院的1.5萬元現金,共籌集了近9萬元。”昨天,鄭謹玲的二姐說。
目前,由馬玉彬呼吁為鄭謹玲捐款的倡議,已得到了共青團商丘市委、商丘市婦聯、商丘市教育局等部門的支持。
“身體上的疲憊就不說了,每天都東奔西跑的,我最疲憊的是自己覺得挺孤單的,孤軍奮戰吧,每天都在被人拒絕、被人推托。有時也好像有承受不了的感覺。”馬玉彬說。
[連線馬家]
“募捐的錢一分也不能動”(馬玉彬父親)
馬玉彬的家人如何看待他的舉動?昨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他的父親馬建國。馬建國說馬玉彬自到商丘兩個多月來,一直瞞著他。
“前天晚上,村干部告訴我,玉彬辭掉北京的工作,只身一人到河南商丘,幫一個女孩募捐醫藥費去了。當時我為孩子的舉動感到震驚。后來想想孩子長大了,他這種舉動是正確的,也支持他。昨天晚上,我與玉彬通個電話,問他什么時間回來。他說治不好小女孩的病,就暫時不回家。我囑咐他在外好好照顧自己,特別是為小女孩募捐的錢,咱一分錢也不能動,如缺錢我給他往卡上打。”
馬建國說,老伴也支持孩子的行動。他們祝鄭謹玲早日康復,同時也能盡快見到兒子。
[最新進展]
“我明天就到開封街頭再募捐”(馬玉彬)
在柘城縣中醫院治療近5個月,鄭謹玲病情仍沒好轉,醫院曾為她下兩次病危通知。醫院考慮到治療條件有限,12月8日下午,鄭謹玲被轉至開封兒童醫院。
到開封看望鄭謹玲的馬玉彬,透過病房的玻璃,瞅見鄭謹玲那痛苦的表情后,抱著頭默默在門口流淚。最后他還是來到鄭謹玲床邊為她擦淚:“你要堅強,這么多人關心你,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哥,你又瘦了,你親人不在身邊,俺家的人就是你的親人。你不能太累,這樣會把你累垮的……”鄭謹玲摸著馬玉彬的手說。
“不累,你放心吧,我明天就到開封街頭為你募捐……”馬玉彬說完,抬抬那400度的近視眼鏡框,仰起頭離開房間。
主治大夫羅繼霞說,鄭謹玲患的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已到晚期,全身細胞95%都被感染,現在心臟、肺部也先后被感染,構成白血病綜合征,治愈率很渺茫。住院當天,就給其家人下了病危通知書。
[對話小馬]
募捐無關性別和佛
商報:有人說你的行動有別的目的。假如鄭謹玲不是小女孩,你還會這樣做嗎?
小馬:我覺得這個問題挺白的!(笑)如果真的當初沒聯系過一段時間,我是決不會過來的,跟性別沒關系。我覺得用自己的思路套別人的思路,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尤其自己不能理解的時候,只需靜觀,無須深思。
商報:募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小馬: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些熱心人的真誠。比如12月3日,我和商丘華豫學院的學生在商丘市的步行街上募捐,一抱孩子的老太太,也在路對面乞討。后來,她要求把募捐箱拿她身邊。當時大家都想,是不是她也想讓我們給她施舍。等募捐箱拿到她身邊時,“呼啦”,她把盤里所乞討的錢全倒進募捐箱里。
當時,大家都被感動得哭了……回去后,我給小玲講述此事,她也感動了,我趁機鼓勵她一定要振作起來。
商報:你咋評價自己的這種行動?有傳言說因為你信佛,是嗎?
小馬:行動本身是為了救人。評價我的這次行動,自感挺失敗,兩個月募捐還不到9萬元,這距小玲的醫療費差之甚遠。畢竟個人能力有限,不過我已盡力了。
我是一位無神論者。不過最近我也在跟一些佛教協會合作,也很感激他們。比如前兩天我們去觀音廟募捐,活動結束后,觀音廟一負責人又捐了4000多元。說實話,雖然我不信佛,但是我現在對佛也挺虔誠的。
商報:兩個月你受苦受累,甚至受人白眼,后悔嗎?以后遇到類似的事,還會做嗎?
小馬:自來時,我已做好了思想準備,做了就不后悔,不做才會后悔一輩子。至于救助下一個“鄭謹玲”,我還沒考慮過此問題。現在我只為謹玲的病擔心,想為她再多募一些錢。
商報:聽說廣東肇慶市一位叫鄭振興的小伙也來商丘捐錢了,你怎樣看待他的行為?
小馬:12月5日,鄭振興千里迢迢到商丘為鄭謹玲送上500元現金,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其實他這種行為與我的行為沒什么區別,我的行動能感動人,說明我沒做錯,我相信還會有人做出這樣的舉動。
商報:對以后的籌款活動有信心嗎?有什么具體打算?
小馬:我已為鄭謹玲募捐制作了展板,并做了一份倡議書,現已有共青團商丘市委、商丘市民政局等多家部門在倡議書上蓋了章。有了這份權威的倡議書,接下來的募捐就更好開展了。
我想把開封、鄭州作為第二站和第三站,我會一直留在河南。直到鄭謹玲的骨髓配型成功。此后,我將離開河南,繼續為鄭謹玲籌集骨髓移植的費用,直至鄭謹玲康復……
轉自:河南商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