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猶他州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防艾滋病的“分子安全套”。它可以從液態變成凝膠狀,當遇到精液后它又從變回到液態并釋放出抗病毒藥物。
生物工程學助理教授帕特里克·吉塞說,“我們發明了一種新的陰道凝膠,我們把它叫作‘分子安全套’。它是由分子體構成的,在室溫下是液體,當用于陰道時它就變成凝膠狀可以對組織形成有效保護。這是一種‘智能’型分子安全套,因為我們設計的這種凝膠遇到精液時就會釋放出抗艾滋病毒的藥物。”
吉塞說,“我們最終愿望就是這種技術能夠保護女性以及她們未出生或者哺育的孩子們不受艾滋病毒的威脅。”但是,分子安全套還要經過五年的人體實驗,而大規模使用還差不多要十年等時間。
吉塞及其同事們有關發明分子安全套研究的報告將發表在《制藥科學》雜志2006年12月11日的網絡版上。
這種分子安全套的研究是全球致力于發明釋放藥物型“防病毒制劑”的努力的一部分,如凝膠、藥環、藥棉或藥膏以防止艾滋病毒和其它性傳播疾病的感染。艾滋病毒會損傷人體免疫系統,讓患者容易感染、患上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防病毒制劑被視為保護女性不感染艾滋病的方法,特別是在那些艾滋病橫行、強奸多發、用并不可靠的煙草作為傳統的安全套或男性對使用安全套有抵觸情緒的貧窮國家。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多數艾滋病案例是由性行為傳播的。
科學家大約共發明了16種防病毒制劑,有5種由數千名女性進行實驗,大多數都處于非洲。這些防病毒制劑旨在通過防止病毒進入細胞或復制,或者是保持陰道酸性環境來防止艾滋病毒感染。第一代防病毒制劑尚未獲準廣泛使用。
猶他州大學的吉塞說,分子安全套是一種最為先進的釋放藥物防止艾滋病感染的方法。
吉塞稱,“直至現在,大多數防病毒制劑研究工作關注的是直接發明一種活性藥物,而不是釋放出藥物。在我的實驗室中我們研究和其它研究直接致力于發明一種在陰道內釋放抗艾滋病毒成分,特別是這種抗病毒制劑能夠對一些性交過程中的諸多因素作出反應(如室溫和精液)。這揭開了這一方向研究上的第一頁。”
吉塞還指出,第一代防病毒制劑的藥量只有維持幾個小時,所以“你必須在發生性行為之前的一小時前使用,這是非常困難的。只要有一個失敗就會染病。我們旨在發明一種釋放藥物的載體它能夠一天只用一次或一月只用一次。”
在研究報告中,吉塞和他的同事們描述了他們如何研制對如體溫和pH值敏感的“水凝膠”的,這種產品能夠作為一種“對精液敏感的智能陰道用抗艾滋病毒藥物載體”。
但在實驗室條件下發現,這種物質可以在體溫條件下從液體變成凝膠,在遇到精子(它的pH值為7.5,比陰道的酸性環境pH值4-5呈現出堿性)時它可以變回到液態并釋放實驗成份——抗艾滋病毒藥物。
轉自:騰訊科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