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
同時,另一個事實我們不得不審視,我國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人數正呈上升趨勢,疫情進一步蔓延的危險因素仍然存在,這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來自衛生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在今年1—10月份報告的而且已經開展個案流行病調查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性傳播感染的人數達到了28%!
同伴教育的引進是一種很好的嘗試。通過通齡人的“干預”和教育,將艾滋病防治知識與技能在游戲中“灌輸”,避免尷尬的同時加深對艾滋病的了解,相同背景、共同經歷、共同語言的年輕人以同伴身份互相交流、講解,更能夠消減心理上的“別扭”,親切自然之余掌握預艾最有效的方法。
如今,大學生已經成為和“性病”相關的群體,處在身體發育成熟而性教育并未完全開放的特殊時期,不少大學生都選擇了“自我學習”,談起性話題也不再遮遮掩掩,并不避諱。于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染上性病,每每見到報端有關女大學生未能“潔身自好”偷著治療的報道,都會令人感慨萬千。有報道稱,現在“未婚先孕”流產的比率占流產總數的58%,學生流產和患病的數量比以往有上升趨勢,很多女學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自我保健,以至于出現了終身不能懷孕的情況,非常危險。事實證明,大學生在性教育問題上并不成熟。
大學生群體的現狀只是局部,整個社會中的冰山一角。在大學生群體中開展同伴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不少大學生已加入“防止艾滋病”宣傳隊伍中來的示范之舉,在“征服”艾滋病“危險大山”的道路上,讓我們看到了“星星燎原”的希望。
同伴教育的出現,讓傳授防艾知識更加平易近人,讓性教育不再羞答答。
轉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