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訊“我患癌癥已經8年了,前前后后花了國家幾十萬元。現在我已經是癌癥晚期,我要把遺體捐給國家,也算是我為國家做的最后一件事兒吧。”今天上午,在宣武醫院疼痛科病房里,66歲的劉國棠拿出一份捐獻遺體的紀念證書,證書上的閃亮金字令人肅然起敬。
雖然已是癌癥晚期患者,但劉國棠的精神面貌和心態都非常好。劉國棠說,他是房山區青龍湖鎮小馬村人,1999年被查出患上了前列腺癌,并于當年2月做了手術,術后疼痛一疼就是8年多,跑遍了北京各大醫院都沒治好,痛苦不堪的他曾十幾次想到要自殺。今年9月29日深夜,當他拖著疼痛的病體從醫院回家后,他又一次想到了自殺。
劉國棠寫下遺囑后,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安眠藥。“我本打算死之 前最后看一眼老伴,結果我在她身邊發現了一張《北京晚報》,上面正刊登著12345市政府熱線——‘我們日夜在聆聽’,絕望中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通了電話。當得知我想自殺后,096號接線員極力安慰我,他記下了我的電話,承諾要幫我想辦法止痛。當天晚上,就是沖著他的安慰,我沒有走上絕路。”劉國棠感慨地說。“讓我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那個接線員就打來了電話,讓我去找市衛生局醫政處的呂老師。”劉國棠說,呂老師為他聯系了幾家設有疼痛科的醫院,并找專家進行會診,最終他在宣武醫院疼痛科倪家驤教授的幫助下在宣武醫院接受了手術,折磨了他8年多的疼痛終于消失了。
“是12345熱線挽回了我的生命,我今天出院后就要給市政府、衛生局和宣武醫院送錦旗。”劉老先生激動地說。
在疼痛科醫生的眼里,這里的病人都在忍受著人生最大的痛苦,很多人都有過自殺的念頭。“有時疼得受不了就要靠注射來緩解,我曾不止十次有過輕生的念頭,可我知道,身為共產黨員和市勞模,那樣做就是給黨抹黑。”劉國棠說,他已經有44年的黨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他在生產隊當隊長時,為致富就領著村里人搞起了有色金屬鑄造廠;后來先后在公社的玉器廠、五金廠、鄉印刷廠當過廠長,兩次當選市勞模和市優秀企業家。“說實話我有很多次‘發財升官出風頭’的機會,甚至多次放棄了幾十萬元的企業獎勵,因為我覺得個人利益不是最重要的。”
1995年,劉國棠因病提前離職,繼任的印刷廠李廠長對記者說:“老廠長不僅人好,工作干得更好。他家里有困難,我們不能看著他有病治不了,所以這些年廠里一直為他出錢看病。”劉老先生說,國家為他花了數十萬元的醫療費,他在感動之余,決定捐出活體器官或遺體供醫學研究,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這也實現了他入黨時的莊嚴承諾。
“我父親好幾年前就提出過要捐獻遺體,我們都不同意,這些日子才想通,哪怕只有一個器官能派上用場,也算是父親還在世上吧。”劉國棠的大女兒劉紅軍這樣對記者說,父親一生都是個愛奉獻的人,他曾兩次下河救人,還有一次爬上十幾米高的磚窯救下了一位觸電的人。
12月22日,劉國棠正式申請在逝世后無償捐獻遺體,并收到了市紅十字會頒發的紀念證書。
轉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