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接到一個電話,這名自稱王建新的男子平靜地講出了自己的兩個愿望。穿過幾條鄉間小道,我們來到商水縣湯莊鄉馬莊村,找到了王建新。
奇異的家庭
“我不打算治了,因為家里沒有錢。不過,我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如果我去了,去年撿到的棄嬰交給誰呢?”
一個多月后,又一個新生命闖入這個家庭。5月27日,王建新有事到鄭州火車站,遇到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一人抱一個小孩。王建新走過他們身邊時,女孩對王建新說:“大哥,你幫我抱一下小孩?!蓖踅ㄐ陆幼×耍瑑蓚€年輕人抱著另一個小孩走了,再也沒有回來。王建新把孩子抱回家,在襁褓里發現一張紙條。原來,那個女孩是在校大學生,未婚先孕,生了一對雙胞胎,王建新抱著的就是其中之一,剛剛滿月。
“妻子”、兒子都有了,王建新建起了一個奇異的家庭。
沉重的囑托
王建新給撿來的孩子取名鄭凱,讓孩子姓鄭,寓意他是在鄭州撿到的。李江會和小鄭凱被送回商水老家,他則拖著病軀繼續在鄭州打拼。
王建新的收入不高,每月只有幾百元。小鄭凱很能吃,兩天就喝一袋奶粉,不到9個月,體重已達20多斤,王建新的收入幾乎被這張小嘴吃空了。
他很想再加把力,多干點活多掙點錢,但脊柱瘤卻一天天地擠壓著他的神經。王建新再也撐不住了,到醫院檢查,醫生認為手術風險太大,而且費用太高,絕非王建新所能承受。醫生對他說,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還有三五年的存活時間。
多年的病痛折磨,早已讓王建新對生死看淡。他坦言自己在等死,死后希望能將遺體捐給醫院,讓專家好好研究,為患這種病的人早日找到攻克良方。他擔心的是,自己不在了,撿來的孩子怎么辦?
王建新決定把孩子送給一個經濟條件好的家庭。他愁苦地說:“孩子是無辜的,不能因為自己而拖累他?!?/FONT>
孩子的“爺爺”堅決不同意。這位70多歲的老人,見人就渾身發抖,這是上個世紀60年代在青海修青藏公路時凍傷留下的后遺癥。他說,就是賣房子也要留住孩子。
房子能值幾個錢?王建新的房子是十幾年前蓋起的,僅有兩間,里面是泥巴涂墻,窗戶沒安玻璃,“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里幾件半新的家什,絕大部分是王建新在鄭州做家政服務時主人送的,根本不值錢。
對于孩子的送與不送,王建新與父親發生了爭執。王建新的父親說:“帶個孩子要飯還好些呢?!钡踅ㄐ聸Q意要為孩子“謀個好前程”,把他托付給一個好的家庭。他的女人,則默默地摸著孩子的頭,一句話也不說。
王建新說,他曾向有關部門反映過困難,也得到過一定救濟,但只是杯水車薪?,F在,他只有兩個愿望:把鄭凱送給一個好家庭,把遺體捐給醫院。
“在完成這兩個心愿前,我還要到鄭州做工,為孩子掙奶粉錢?!彪m然前面的路一片黑暗,但王建新還是決心要好好走完。
轉自:人民網--河南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