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半艾滋病感染者為外省流動人口
據了解,流動人口是中國艾滋病防治的重點人群。中國每年有1.2億流動人口。由于他們文化程度低,艾滋病防治知識缺乏,衛生條件較差,缺乏醫療保障,社會約束力差,婚外性行為比較活躍,使他們面臨艾滋病的嚴重威脅,是艾滋病防治的重點人群。江蘇省1986 1999年報告的感染者中52%為外省流動人口,省疾控中心門診部公布的16名艾滋病感染者中就有9名是外省人士。與此同時,艾滋病逼近大學校園,一項調查顯示,國內有22% 30%的大學生有過性經歷。由于過度開放的性觀念的影響,加上大學生正處于性活躍年齡,尚不具備良好、穩固的性交往條件和環境,以及對艾滋病知識的缺乏等,使得大學生群體也成為艾滋病傳播的新高危人群。
建議
在流動人口中加強艾滋病防范宣傳
為此,民進江蘇省委在提案中建議:應在流動人口中加強艾滋病防范的宣傳教育,實行宣傳進工地、宣傳進學校。對于大學生,要把有關性病知識教育與思想品德課一起計算學分,并落實師資和教材;編制民工、大學生“防艾手冊”,免費發放;在賓館、民工工地和大學校園附近免費提供避孕套或安置自動售放機;讓吸毒人員到定點醫院去服用鎂沙酮來替代海洛因,在戒毒所甚至可以免費發放鎂沙酮,從而減少針管吸毒帶來的傳染;開展免費的心理熱線或門診咨詢,避免“恐艾癥”,也防止艾滋病患者因心理扭曲而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恢復婚檢,并增加性病、艾滋病檢查內容,以防止性病、艾滋病的交叉感染和母嬰感染,而且婚檢費用必要時可納入政府財政;修改刑法,對故意傳播艾滋病者,采取相應制裁;改進戶籍制度。外來人口也要登記入冊,社區要加強對流動人員的管理和教育,提供免費避孕套等必要的衛生品;實行公共場所特別是一些娛樂場所服務人員實名掛牌工作制,定期檢查,經常教育。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