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讓生命相逢 血液,拯救素不相識的你
----鏡頭記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捐獻過程
或許對于楊晟琦來說,生命有很多的偶然。比如說他27歲放棄以前的生活,去湖南師范大學讀服裝設計,又比如說偶然遇見他女朋友,有了一段難忘的戀情,發絲飄過他的臉頰翩然而去,而他說他一生最大的偶然就是這次捐獻。昨天,在湘雅醫院的病房里我們看見了楊晟琦,很高的個子,冷峻的臉龐,有些沉默,是個愛看著窗外發呆的27歲大男生。
“那天……”隨著他的回憶讓時間回到2003年,熙熙攘攘的火車站,一個高個子的男生上了采血車,他每年都要獻兩次血,這次他和往常一樣,把袖子挽起讓醫生抽血的時候目光偶然集中在桌上的一張造血干細胞的采集表上,醫生告訴他,這是用于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的造血干細胞會送到中華骨髓庫去備案,白血病人會去中華骨髓庫找尋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細胞。聽完后,他就填了表,針頭扎進了楊晟琦的血管,標著他名字的5毫升血樣放進了血庫。
“在做血樣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我見過許多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他們會很激動。”記者問楊晟琦。
“很平靜。”他的神色很冷靜。
記者又問他,“你有沒有想過你或許以后能救一個人。”
楊晟琦說,“當時沒有想那樣多。”
2006年9月的一天,楊晟琦接收到了一封陌生的E-MAIL,“當時MAIL上什么都沒有說,只是讓我打個電話過去,我看見區號是0731,就打過去了。當時他們告訴我有一個白血病人和我配型相同,希望我能捐獻造血干細胞,我就答應了。”記者問楊晟琦當時的心情怎樣,這個內向的男生還是說很平靜。
后來他姐姐楊晟婷來了,是個很活潑的人,談笑風聲。她和我們講起他們家,那似乎是和很和諧的家庭,大家感情很好。“媽媽很心疼楊晟琦。”因為是小兒子,所以楊晟琦在家特別受寵,捧在手心里,什么事情都要擔心。但母親信佛,這次十分支持他。到是楊晟琦很擔心兒子,平時沉默寡言的爸爸這次特地打來電話問長問短的。“本來他們都要過來的,”姐姐透露內情。“不用他們來了。”楊晟琦害羞的笑著。
下午4點45分,楊晟琦開始抽取造血干細胞。已經打過動員劑的的楊晟琦安靜的躺在床上,醫生把采血針分別插入他的左右臂,長長的管子連著血液分離機,像延長了的循環系統。分離機上顯示著綠色的跳動的字符,是楊晟琦的心跳和血壓。記者看到很粗的針扎到楊晟琦的手臂上,針孔上貼著膠布,周圍泛著血痕。
4點44分,收集血液的袋子里開始有楊晟琦的血液。色彩單調的病房似乎活躍起來,鮮紅的血液,那一抹艷麗的紅,連著兩個素不相識但性命相關的人。
5點半的時候,楊晟琦覺得有點腰疼,因為兩個手和身體都不能動,躺的太久會很累。又過了15分鐘,楊晟琦的心跳加速,醫生調慢了分離速度,采血還在繼續進行,楊晟琦難受的躺在那里,他前兩天感冒了,本來不用吃藥的小癥狀因為今天的采血打了點滴,身體狀態不是很好,長時間一動不動,醫生還叮囑他不能睡著,所以躺著成了一件很難受的事情。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楊晟琦保持一個姿勢的平躺著,“比平時累多了,”他笑著說。
聽供血站的負責人張贊說,被救的人是一個84年的江蘇女生,于是千里之外就有了一段傳奇。街頭的一次偶然譜寫了一曲生命的歌謠,從楊晟琦體內抽出的血液會流進一個陌生女生的體內,天上的一片云投影在波心。記者發現沉默冷峻的楊晟琦是很愛笑的,孩子般燦爛的笑容或許是不善言談的楊晟琦的一種表達方式,冷峻外表下一定有著溫暖的心靈,要不怎會有拿著帶著體溫的血液救人。
“以后那個女生的血型就會和你的一樣了,是你給了她生的機會。”記者感慨。
楊晟琦笑了笑說,“聽說性格還會變得很相似。”
今天楊晟琦要回漣源,我們跟著他去了西站。剛獻完造血干細胞的楊晟琦臉色有些蒼白,但精神很好。他穿著中山裝,外面套著中長大衣,意氣風發。平常喜歡看細膩的外國片,習慣沉溺在音樂中,從小特別崇拜古龍小說中的陸小鳳。學習設計的楊晟琦說他喜歡三原色,因為那可以變換出不同的色彩。車快開動的時候楊晟琦對著鏡頭燦然一笑,笑容定格在寒風中,是這個冬季最溫暖的色彩。
轉自:China Fot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