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心獻血屋”上,林瑞班見證并記錄下了來自虛擬網絡的感動。 謝振華攝
從2005年底開始,一條名為“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的帖子,陸續出現在各大網站。發帖者都用一個網名——“無償獻血者”;帖子的內容都是宣傳如何做一個快樂的無償獻血者。以“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共找到相關網頁8540多個。點擊進入,發現發帖時間從2005年底陸續堅持至今。
“無償獻血者”是誰?為什么堅持這么長時間的“灌水”?通過帖子上的聯系方式,記者找到了這位躲在虛擬世界之后的“神秘人物”——林瑞班。
“無償獻血者”其人
在三明,現實生活里的林瑞班名氣遠遠大過“無償獻血者”。12年,66次,67400毫升,這是林瑞班的獻血記錄。
“1995年5月的一天,我從報紙上看到了《無償獻血倡議書》。我想,自己身體好,獻點血應該沒關系吧。大約3分鐘,獻了200毫升。我舒了一口氣,原來獻血并不疼。心里很開心,或許就因為自己這點勇氣就能救活一個人。”回憶起第一次獻血,林瑞班記憶猶新。
從那以后,林瑞班和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那本紅色獻血證的記錄,平均每隔3至6個月就會刷新一次,從不間斷。
“個人的力量畢竟太小了,如果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參與,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1997年8月,他開始聯系無償獻血的熱心人。1998年5月9日,全國第一個無償獻血志愿者協會——三明市無償獻血志愿者協會成立。那一年,三明市無償獻血達到2400人次,總獻血量48萬多毫升,相當于前3年無償獻血量的總和。2003年以來,三明市的臨床用血完全來源于無償獻血。
因為熱心公益,林瑞班先后獲得第二屆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中華慈善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
網下獻血,網上“灌水”
“在協會的努力下,在三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者的隊伍。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還有很多人對無償獻血不甚了解,甚至還有很多誤解。”林瑞班想,無償獻血是一項全社會的事業,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參與。
“1999年網絡剛開始盛行。我第一次上網就看到了互聯網的優勢。我們以前宣傳,就是擺些桌椅在大街上,發些傳單,傳播的范圍太有限。互聯網卻能打破時空的界限,應該是宣傳無償獻血很好的途徑。”
很快,林瑞班成了網蟲,利用業余時間在網絡上發帖宣傳無償獻血。“剛開始接觸網絡,我是個‘菜鳥’,很多東西都不懂,發一個帖子要費半天勁。”林瑞班道,“那時受諸多條件限制,網上宣傳還只是在論壇上零散地發帖,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2004年底,在一個朋友的建議下,林瑞班建起自己的網站——“愛心獻血屋”。宣傳網站是建起來了,但點擊率卻上不去,這讓林瑞班苦惱不已。“點擊率低,說明看的人少,沒有效果。酒香還怕巷子深呢,等人來點擊太被動了,只有主動出擊才行。”
很快,林瑞班有了新的創意——將對外發帖與完善網站相結合,雙管齊下。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樣零散發帖,要集中、大范圍地在各地論壇“灌水”。
2005年12月16日,為期一年多的“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活動啟動。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在全國各省網站的論壇里發布宣傳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紅十字等公益事業的帖子,每個月集中在3個省的網站論壇里宣傳。
活動開展的380多天里,林瑞班幾乎每天都要用五六個小時泡在網上發帖、回帖,凌晨兩三點才睡覺。到了節假日,他放棄休息,整天整天地泡在網上。
“身體上的辛苦,咬咬牙就能挺過去,但是有些論壇的管理員、網友對我的做法的質疑,讓我很難受。”林瑞班說,“有許多論壇都不讓發帖,有的即使發上去了,沒掛多久就給刪了。”還有人認為,這個第二屆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只是想借此再度出名;還有的網友說,他是醫院的“托”,甚至罵他是騙子。
不過,即使是被人誤解,林瑞班仍舊堅持每天上網“灌水”。
為了不讓帖子沉下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林瑞班把每個發過帖的論壇都記下來,做上標記,過一兩天再去把它頂起來。
380天,林瑞班從沒松懈過,一遍一遍地發帖,重復著同樣的勞動。單調、枯燥、乏味都在他不懈的堅持中濾掉。他記得更多的,是素不相識的網友帶來的感動。
虛擬世界的現實熱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林瑞班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親友和論壇管理員、網友們的支持。“他們讓我看到了虛擬世界的現實熱情。”他說。
妻子周翠林,也是三明市無償獻血協會會員,多次參加無償獻血。他們的婚禮,就是在獻血車上舉行的,寫下了無償獻血史上浪漫的一頁。
活動開展以來,“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的帖子被許多網友、網站轉載;“愛心獻血屋”的點擊率一路飆升。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他的帖子,開始了解、參與無償獻血。
活動期間,林瑞班記不得接了多少個各地網民打來的咨詢電話。“有問暈針、暈血怎么辦,獻血會不會感染艾滋病,上哪去獻血,怎么與血站聯系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網友的疑問,林瑞班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
2006年1月,林瑞班在龍巖520論壇發帖時,論壇管理員幫林瑞班改進了“愛心獻血屋”的設計;11月,熱心的“香港新論壇”管理員“小狼”不僅幫忙在網站首頁對“愛心獻血屋”作了友情鏈接,還對文字進行繁體字轉化,方便香港網民閱讀;12月,三明市的一位機關干部,在網上看到“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的帖子后,第二天就去三明中心血站捐獻造血干細胞……
“感謝‘百度’幫忙設置了‘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帖吧”、“感謝‘中華網論壇’的管理員、版主幫忙在論壇里對帖子作了固頂等”、“感謝‘安徽淮北礦區在線’管理員幫忙在網站首頁對‘愛心獻血屋’作了友情鏈接,對帖子做了固頂、增亮等。”……林瑞班把能記起的幫助過他發帖的論壇、網友,在“愛心獻血屋”網站上列出來,共有近700條。“記下的不僅是感謝,更多是感動。”他說。
“網絡宣傳獻血捐髓全國行”活動結束了。新年伊始,林瑞班有了更大的目標——一年內,集中在全球中文網站宣傳獻血捐髓。
“網絡沒有國界,愛心也不應該有國界。”他說。
轉自: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