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在和雙雙玩耍,她堅信兒子經歷嚴峻考驗后能重獲健康。實習生孫純霞攝
本報訊(記者吳曉晶 實習生劉建新) “如果可以,讓我皈依,求你,我的上帝,讓雙雙恢復健康,樂觀地活下去,我愿用我的生命作為交換……”在這本題為《與白血病抗爭的日子———我與兒子一起走過》的日記中,馮海燕用文字記錄了身患白血病的兒子雙雙入院以來的點點滴滴,以及她自己所經歷的情感變化。
幸福在前 災難降臨
昨日,4歲的雙雙結束了第二階段大劑量化療,下周將開始新一階段化療,春節期間也將在醫院度過。馮海燕的病房日記也將繼續寫下去。她說自己堅信兒子一定會重新擁抱陽光,而這些文字,是她給兒子留下的“最珍貴記憶”。
“我和丈夫分居6年,32歲才有雙雙,眼看一家人就要團聚了,上天卻給我們出了這么大的難題!”坐在兒童醫院血液科病房外,瘦弱的馮海燕顯得有點無助。馮海燕是西南石油大學職工,丈夫廖運剛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英語。
2002年底,兒子廖梓璠出生,小名叫雙雙。
2006年9月,雙雙常常發燒,家人以為只是一般感冒。9月26日,雙雙在四川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9月29日,馮海燕攜兒子來到兒童醫院,雙雙被列為危重白血病病人。
雙雙入院不久,馮海燕便開始寫作病房日記,她說自己始終堅信孩子的病能治好,要給孩子留個“美好的回憶”。
虧空巨大 多方援手
孩子病情確診后,廖運剛所在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組織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捐款,短短兩周便募得10余萬元。
目前,雙雙已進入第二個療程鞏固階段。據醫院估算,雙雙前期治療需要3年,總費用約為30萬元。之后為期兩年的鞏固治療還需要十多萬元。
長期的分居讓廖運剛和馮海燕的收入節余所剩無幾,廖運剛目前還在北大自費攻讀博士研究生,花費不小。馮海燕說,雙雙生病后,從單位借的5.5萬元早已花光,現在她想把四川的住房賣掉,估計能賣十幾萬元。但學校規定校內住房不得隨便買賣,自己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病房日記摘錄
●“看著病友一個個離開,真為他們高興,希望兒子也能像他們一樣,在經歷嚴峻考驗后會有彩虹。”
●“我一直堅信,兒子能完全康復并歡笑著告別這個地方。在這里,我們得到了人生中最昂貴的一筆財富:花費巨額資產、負債、遭受身心的多重磨難、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擔憂和焦慮,也經歷了人生中最激烈的情感沖突和最慷慨的關懷……”———摘自馮海燕《與白血病抗爭的日子———我與兒子一起走過》
轉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