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山區老人想捐遺體苦無門
2007-02-13

        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80歲老人梁儒在自己獨居的小屋中靜靜地等了一天,但依然沒有等到可以接受他死后遺體捐贈的任何消息。梁老始終不明白,他一心想辦件好事,卻一直拖了2年,怎么也辦不成。

梁老說他左右手都能寫字,執意要演示一番。

 

  為了把這件好事辦成,梁老想了很多辦法,他不僅寫了自愿捐獻的承諾書,還多次走訪了當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但至今他都沒有辦妥任何捐贈手續,當地也沒有任何單位承諾接受他的遺體捐贈。

  梁老是肇慶第一個自愿捐獻遺體的人。正由于此,他開先例之舉給當地有關部門帶來了難題。由于地處偏遠山區,硬件和技術條件都有限,老人遺體捐贈的確很難實現。

  在專業人士看來,梁老的經歷反映了偏遠地區捐獻遺體困難的一個共性問題。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礙了梁老完成心愿呢?

   
梁儒在這間簡陋木板房里生活7年了。

  19日下午,本報記者驅車趕到德慶縣城,剛一下車,就發現梁儒老人已經在馬路邊等了。盡管天氣很冷,老人上身只穿著兩件薄薄的內衣,外面披著的一件夾克。“我一點都不冷,我還覺得熱呢。”梁儒說。

  梁老的腿有些瘸,獨自一人住在縣城青云山山坡上的一間簡陋木板房里。7年前,老人從大兒子家搬出來后,就一直住在這里。目前,老人過著一種近乎隱居的生活,屋里種有很多的花草,房間里沒有電視、沒有自來水,沒有衣柜,老人的衣服和一些雜物散亂地堆在床頭和椅子上。

  房間最醒目的位置掛著一幅大大對聯:拿壺酒來,飲杯茶去。老人說這是他自己琢磨出的《忙閑苦樂》。木板房里有一部固定電話,顯示老人的生活并不與世隔絕。

  每天早上喝一杯尿

  現在,老人家在當地出名了,原因是兩年來他一直忙著為死后捐獻遺體的事東奔西跑,當地很多人說他“有點怪”。老人還有一個習慣讓人不可理解,他每天早上要喝一杯自己的尿,說是為了保持健康。

  其實梁儒并不怪,而且他的經歷還有些傳奇色彩。1945年,他就給地下黨做過交通員。解放后,先后當過中學和小學老師,還當過黨支部書記、副社長、專職信訪干部等,退休前是德慶縣新圩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如今,老人每月能領到近900元的退休工資。

  現在,梁儒每天都要回兒子家吃一餐飯。“他常常會給孫子錢,還給他們買東西。他其實一點都不怪,只是脾氣有點倔。我們要他搬回來住,可是他就是不聽。我們給他買的新衣服,他也不穿。”大兒媳鐘雄說。

  2005年4月份,梁老在報紙上看到了叢飛捐贈眼角膜的報道,隨后又看到了一位94歲老人身后成功捐獻眼角膜的消息,他便想著,死后也將自己的器官和眼角膜捐獻出去。“看了他們的報道,我很感動,我要帶個頭。反正火化了也是浪費。”

  梁老這種敢作敢為的作風在25年前也有過一次。1982年,梁老的母親去世,當時德慶縣還不時興火葬,可他不顧別人的看法,硬是把母親送去火化了。“這次我捐獻遺體,也是想倡導一種觀念。我不怕別人說我死了也沒留下個全尸。”

  向黨支部寫了承諾書

  由于此前德慶縣從來沒有人死后捐獻遺體,梁老只能按自己的方式辦事。2006年7月1日,他首先向新圩鎮黨支部寫了一份《承諾書》,莊重承諾死后將遺體捐獻給醫療機構,眼角膜獻給社會患眼病的貧困青少年。

  10余天后,新圩鎮黨支部給了回復:“梁儒同志是我支部53年黨齡的中共黨員,他的義舉惠及社會,我支部予以采納他的承諾書,請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

  此后,梁老經常向一些老朋友講述自己的想法,并勸他們也來捐獻遺體。其中,82歲的李義安贊同梁老的做法。“李義安也愿意捐獻,但他讓我先帶個頭。看看有關部門怎么反應。我和李義安還商量過,準備向老年人發一個捐贈遺體的倡議書。”

  沒醫院具備接收遺體條件

  隨后,老人便開始向德慶縣有關部門反映他想捐遺體的事。2006年8月,老人來到了德慶縣衛生局反映情況。第一次有人要捐贈遺體,這引起了衛生局領導的高度重視。“局長親自接待了我,聽了我的想法。”過了幾天,梁老又往衛生局跑了一趟,這次他專門帶去了一份《身后自愿捐獻遺體、眼角膜的遺囑》。“衛生局局長又接待了我,還專門指示一位副局長收了我材料。他們說會跟有關部門聯系,但一直沒有回音。”梁老又向當地其他一些部門反映了情況,但仍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

  1月19日下午,在記者的陪同下,梁老再次來到德慶縣衛生局了解情況。該局副局長李國明說,他們接到老人的材料后立即與有關醫院進行了聯系,但目前德慶縣還沒有醫院具備接收遺體的條件,“這件事,我們只能和外地的醫院聯系,但這件事我們說了不算,所以現在答復不了。”

  梁老又與廣州的一家大型醫院的志愿捐獻遺體登記站聯系。該醫院說,裝遺體的車要經過特殊的處理,運行的成本很高。由于德慶縣太偏遠,運輸成本太高,他們沒有到當地接收遺體的打算。

  怕女兒反對捐獻遺體

  為了實現自己的愿望,梁老還想到了公證。梁老一直有一個心結,他不敢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子女,“我是怕受干擾,我想等到辦好公證后,再同他們講,逼著他們簽字,那時候他們不得不同意了。”

  鐘雄說,他們從來沒有聽老人講過捐獻遺體的事,“如果這是老人家的心愿,我個人沒有什么意見。但其他幾個子女的工作做不做得通,就難說了。”

  兩次公證捐獻意愿未果

  此外,梁老還聽說就算有醫院同意接收他的遺體捐贈,首先要看他有沒有公證,主要是怕家屬來找麻煩。

  2006年10月,梁老第一次來到了德慶縣公證處要求對他捐贈遺體的事進行公證。公證員甘曉潔回憶說,“當時老人確實來過公證處。在德慶這個地方,為這事前來公證的還是第一次。我當時就對他說,這是個壯舉,值得肯定。但我和同事都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所以一時還不知道怎樣給梁老辦理相關手續。我們還需要查相關資料,看看到底該怎么辦。”

  2007年1月15日,梁老第二次來到公證處,再次要求辦理公證事宜。甘曉潔說,根據所查到的資料,在整個肇慶市都沒有受理過相關的事情,也沒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德慶縣就更不具備相關的條件了,這就像“農民挑來一擔柴,但我們沒有燒柴的灶”。

  甘曉潔說,由于廣東省沒有相關的法規,他們只能參考廣州市的相關條例。而根據廣州市的相關規定:“凡無償捐獻遺體的志愿者,可直接到自己選定的登記接收站辦理申請登記手續,也可與市紅十字會聯系,由紅十字會介紹到就近的登記接收站辦理申請登記手續。”

  甘曉潔說,如果梁儒確實想實現自己的心愿,他也得首先找到一個能夠在他過世后接收他遺體的相關機構,而這個機構在德慶是不存在的。

  “不是我們不想給他公證,只是他的做法不合程序,是徒勞。再者,辦不辦相關的公證不是遺體捐獻的必備條款。”甘曉潔說。

  不給公證是怕惹麻煩?

  當地也有人表示,有關部門之所以不給他辦理公證和接收他的遺體,除了客觀條件不具備外,還有一點就是怕惹上麻煩。

  “其實我們擔心的是,就算辦了這件好事,一旦發生什么,到時候還不好說。這個事情我們要慎重一些,即使辦理了公證,他的子女同不同意?取遺體的時候,醫院會不會與其子女發生糾紛,這些都不好說。而且,梁老去世后,醫院能不能及時取走遺體都是問題?”當地政府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現在,梁老好像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他不明白,為什么要辦一件好事會這么難。其實,梁老的經歷反映出了一個在偏遠地區老人去世后捐獻遺體難的共性問題。

  最近,梁老聽說了一個傷心的消息,“李義安這老家伙已經不在了。他走得有些遺憾,他的心愿沒有完成。”梁老說。

  眼角膜捐獻相對容易

  昨日,在本報記者的聯系下,全國首位職業勸捐員陳淑瑩表示,深圳市眼科醫院愿意幫助老人完成捐獻眼角膜的心愿,但由于老人居住在偏遠山區,最終能否實現這個愿望還有許多限制,而對于老人想捐獻遺體的心愿她也是無能為力。

  陳淑瑩說,根據深圳的地方立法,梁老可以把眼角膜捐獻給深圳眼庫,并不一定需要公證的環節,但是必須要征得家屬的同意。實際上,沒有家屬的配合,就算是公證了,梁老的心愿也是無法完成的。而且,眼角膜移植必須要在捐獻者死后6小時內完成,如果一旦老人去世時,家屬不及時通知醫院,肯定就錯過眼角膜移植時間了。

  遺體需求缺口大

  山區捐獻苦無門

  廣州市紅十字會的一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年,廣州的遺體捐獻數量有限,到目前為止,廣州的捐獻量不足千例,遠遠滿足不了實際教學之用。有關資料顯示,每年中山大學醫學院教學所需的尸體約100具,但實際能提供的還不到10具,學生只好每8至10人解剖一具,而美國醫學院校的學生,他們的解剖資源是每人10具。

  目前,廣州市共有3個遺體捐獻接收站,但這些接受站主要接受廣州市內的遺體捐獻。“盡管廣州市用于教學科研的遺體相當緊缺,但我們很少去外地接遺體的。德慶那么遠,我們很難去接受遺體。除了考慮到運輸成本太高之外,也是避免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此類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廣州市一家志愿捐獻遺體接收站的工作人員說。

  目前,國內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有相關的法規和條例,因此不少地方遇到類似問題有些束手無策,對于這一狀況,很多人說:“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辦”。

 文/圖 記 者 何 濤、廖杰華    轉自:廣州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