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留下“光明”讓愛繼續
2007-02-24

  一個個感動瞬間,一份份至愛真情,也許已過去了許久,但記憶依然深刻清晰。

  新年的日歷已經翻過去許多頁了,但在我們很多人的腦海中,2006年的諸多感動依然難以抹去。秦皇島市原副市長吳昌榮為了事業嘔心瀝血,為了他人甘愿付出,他用最后的愛心之舉,將光明永遠饋贈社會、長留人間。

  2006年3月3日,孱弱的吳老在病床上簽下了《捐獻遺體眼球志愿書》,成為秦市第一位捐獻眼角膜并與紅十字會簽約的志愿者。4月3日,68歲的吳老從容謝世,遵照遺囑,醫生將其眼角膜取出保存。4月5日上午,在親人朋友的目送下,吳老的骨灰伴著美麗的花瓣一起撒入大海。4月8日下午,吳老捐獻的眼角膜成功植給了秦市兩名眼疾患者。

  在吳老辭世8個月后,記者來到他與妻子錢早珍及女兒曾一起生活了3年多的房子。吳老的大幅遺像披著黑紗懸掛在客廳的墻壁上,朵朵鮮花插在遺像前,寄托哀思。錢早珍講,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兒培養成像吳老一樣有愛心、有奉獻精神的人。欣慰的是,在女兒園園身上已能找到吳老的影子。

  吳老的事跡喚醒了很多港城市民藏于心底多年的愿望,趙景艷、明淑榮、劉振華成為港城首批遺體捐獻者。同時,又有6位市民與市紅十字會簽下了捐贈眼角膜志愿意書。“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后,還能為社會做些貢獻,這種精神非常可貴,因此,我要做吳老的效仿者,捐獻眼角膜和遺體,到時孩子也一定會理解和支持我的!”錢早珍激動地說。

  吳老留下“光明”讓愛心接力延續,他雖在我們的視野里一點一點模糊,卻在回憶里一點一點清楚。

  愛心人物郭文香:“真誠和愛比金子更珍貴”

  快過年了,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們陸續回家過春節了,可忙碌了一年的文香嫂依然停不下來,還有好多事、好多需要救助的人在等著她。今年63歲的北戴河農民郭文香,是港城市民早已熟知的人物,大家都親切地叫她“郭大姐”,更不會忘記被喻為“生命方舟”的“文香旅館”,她被評為2006年度河北十大愛心人物在大家心里更是理所應當。

  “文香旅館”的出現是一個偶然,但“生命方舟”所演繹的人間真情卻似乎是注定了的。1984年文香旅館開業的第七天,“郭大姐”就救助了一名因逃婚打算跳海輕生的姑娘,自此,“生命方舟”開始揚帆起航……

  22年,一段不短的歲月。郭文香用她博大的胸懷和仁慈的愛心,先后救助了100余名輕生及離家出走者,還先后為“希望工程”、“東南亞海嘯”、“南方水災”和市、區營造城市森林等公益性活動捐款4萬余元。近年來,她先后獲得國家級“光彩之星”、省級“先進個體工商戶”、“文明秦皇島人標兵”、“高尚的北戴河人標兵”等諸多榮譽,在每個榮譽光環的背后,我們能感知那一個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常常有人問我,你做這些事圖什么呀?我就圖個心安,圖個讓人們明白,人間自有真情在,圖個北戴河人的好名聲。因為真誠和愛心,比金子更珍貴。”這是郭文香樸實的心語。

  蔡元培曾說,政治家以謀現世幸福為目的是顧及現實,而教育者以人類的終極關懷為追求則是慮及久遠。郭文香作為一名平凡農民追求的是什么呢?人間自有真情在,真愛堪比黃金貴。郭文香不是教育者,但她的事跡在感染著人,在耳濡目染中教育著人。社會需要多一些這樣的大姐,北戴河海濱的浪濤聲里,我們仿佛聽到了對愛與真情的淺吟輕唱……

  讓孝親敬老蔚然成風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到今,孝親敬老之風代代相傳,并留下許多動人的佳話。“百善孝為先”,在今天,很多傳統的道德標準受到了挑戰,但是“孝”依然被作為一個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受到尊重。

  2006年9月10日,本報與秦皇島市精神文明辦、“綠之源·福泉”水業公司共同發起秦皇島市“綠之源·福泉”杯“十佳孝親敬老之星”評選活動。其目的就是弘揚中華民族的這種傳統美德,樹立港城孝親敬老事跡典型。

  活動啟事一經刊登,立即得到港城市民及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十幾年照顧患病瘋婆婆、忍受無端打罵無怨無悔的“好兒媳”鄭美琴、憑借高超的醫術及無私奉獻精神挽救多名生命垂危老首長的“好軍醫”張子銀、為照料久病癱瘓的母親至今單身的“好兒子”楊長喜、為照看公婆和養父母賣掉市區樓房偏居城郊的“好繼女”盧秀芹……,孝親敬老的形式雖各有不同,但每一件感人的事跡均能震撼人的心靈。

  記者深刻體會到,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全市有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和個人自覺參與到關愛老人、養老護老的行列,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正在逐漸形成。

  我們每個人都該了解老年人、尊敬老年人、幫助老年人,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家庭做起,主動關心關愛父母長輩,樹立愛老敬老觀念。由生至老是人類亙古不變的必然過程,關愛今天的老人,實際上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秦兒保中心:流浪兒溫暖的家

  “在我孤獨的時侯,您跟我說笑;在我悲傷的時侯,是您安慰我;在我開心的時侯,有您和我分享……在每次的喜怒哀樂中,您總在我身邊陪伴著我。媽媽我愛您!”或許你根本想不到這熱烈而真誠的愛的表達,竟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在母親節寫給山海關流浪兒童分中心主任張秀霞的,這名孤兒叫張苗苗。流浪讓她嘗盡了人間的苦痛,是去年6月份秦皇島市流浪兒童保護中心(后更名“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的設立,才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

  小苗苗從小被父母遺棄,后被一個農民收養,兩人相依為命,誰知7歲時養父也撒手人寰,為了生存,她從7歲起就學會了砍柴、做飯、洗衣服,卻依然被人歧視,苦難的流浪生活,家成了她最大的渴望。去年4月份秦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對全市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像小苗苗一樣的孤兒秦市共有230多人,這些孩子的身世都十分坎坷,都是早早地喪失父母或被父母遺棄,沒有親人的照顧,在別人的歧視下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他們的心里既充滿了對溫暖的渴望,又懷著對世人的強烈憎恨。為了讓這些孤苦無依的孩子有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6月份秦皇島市在聯合國國際兒童基金會的支持下,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流浪兒童保護中心。

  小苗苗就是兒保中心迎來的第一個孤兒,目前兒保中心已接納了25名孩子。在這個大家庭里,孩子們不僅有了穩定的住所,有了適合的學校讀書,有了專用的學習室、音樂室、微機室……,更多的是體會到了社會的關愛,工作人員親人般的呵護。施愛者的心血澆灌漸漸開出了花朵,孩子們的思想漸漸正常了起來,孤兒國陳光在日記中這樣寫到:等我長大了、當官了、有錢了,我也建幾個福利院,像劉叔叔(兒保中心負責人)和張媽媽一樣專門救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兒童,讓中國再也沒有窮苦的兒童。回首2006,兒保中心也成了記者心中溫暖的一抹。

來源:星辰在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