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老杜,山西省夏縣一個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在他步入花甲之年,本應含飴弄孫、安度晚年時,他的兒子和兒媳卻意外地感染了艾滋病……
懷著沉重的心情,老杜趕到縣疾控中心,想了解有關艾滋病的情況。縣疾控中心張主任熱情地接待了他,問寒問暖,詳細詢問他兒子、兒媳病情,并講述了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動員他說:“艾滋病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有勇氣和信心戰勝它。 ”事隔兩天,疾控中心對他們全家進行了血液檢測,他和老伴及孫子均未感染,對他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安慰。
為了給兒子、兒媳看病,老杜欠下了4萬多元的債務,沉重的擔子壓在這位70多歲老人的身上。令人欣喜的是,縣艾滋病防治項目辦高主任給他家送來了3000元現金,動員他生產自救,并給他引來種兔10對。半年后,兔子存欄達到了60只,他初嘗生產自救的甜頭。老杜說,年底養兔收入除去開支,能還債1萬元。同時,兒基會、民政局、紅十字會等部門也對他進行資助,學校還把他孫子的學費減免,解決了孫子受教育的問題。2005年春節前夕,縣委書記還到他家慰問,對他們說:“你們只要有信心,疾病就會好轉;堅持生產自救,生活就能富裕起來。”
關懷喚起老杜的希望,生產自救使他們家庭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國家免費提供的藥品,使兒子、兒媳不但能干力所能及的農活,兩人還養兔、搞修理、搞運輸掙些錢。
老杜肩上的擔子減輕了許多,一有空閑便幫助村里做些村務工作。他說,“只有生產自救,才能戰勝貧窮,有了社會的關懷,才不會覺得被歧視,更能喚起生活的勇氣。“
去年8月,老杜帶頭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擔任夏縣“黃土地”艾滋病防治小組組長,并提出一些艾滋病防治建議。他以一個志愿者的身份,騎著自行車到感染者最多的村,同村干部一道研究關懷工作和反歧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