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5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一種用于治療感染艾滋病毒的婦女經常感染的皰疹的藥物能夠降低患者血液中艾滋病毒的數量。這樣,這種普通而常見的藥物將能夠幫助人們控制第三世界國家中艾滋病的傳播。
在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群中經常會遇到感染二型皰疹的患者,因為皰疹潰瘍為各種感染打開方便之門,其中包括艾滋病,它能夠增加感染性伙伴的風險。眾所周知,美國每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4萬人,而全球每年新增總共4300百萬人艾滋病感染者。
以前的研究表明,存在皰疹潰瘍的情況的下感染艾滋病毒的機會是增加兩倍,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而更加容易感染。
在臨床實驗中,科學家們研究了藥品伐昔洛韋能否降低艾滋病毒的感染。
由法國國家艾滋病研究署(ANRS)資助的一項研究共招募了140名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的婦女來參與,她們都是同時感染艾滋病與皰疹的患者。科學家們將她們分成兩組,在3個月內給其中一組人服用伐昔洛韋,給另一組人服用安慰劑。醫生們第周做兩次陰道涂片與血樣檢驗以測量艾滋病毒數量。
結果發現,服用伐昔洛韋的婦女每毫升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數量從兩萬個降至八千個,而服用安慰劑的婦女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數量不降反增加到六萬三千個。
華盛頓大學皰疹研究人員勞倫斯·科雷(音)說,“這為控制艾滋病的傳播找到了一些新的可能。”
科學家們認為,治療皰疹的伐昔洛韋對于貧困的非洲國家將特別有效,因為它能夠大量降低性接觸中感染艾滋病的機會,以及母嬰傳感染艾滋病的機會。
英國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菲利浦·馬亞烏德指出,有關控制皰疹感染的類似研究應該擴大,其中包括抗皰疹疫苗的研制。
轉自: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