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老人志愿捐贈遺體 百年之后重返母校
2007-03-07
 
楊奶奶生前照片
 
醫科大學領導將捐獻遺體證書送到老人家屬手中  
 
  人民網·天津視窗3月6日訊:昨天早晨,天津醫科大學派出的救護車載著楊奶奶的遺體,重新回到了那個讓她魂牽夢縈的校園。

  2007年3月2日21:00,干了一輩子醫務工作的楊瑞珍老人走完了八十七年的人生旅途。

  昨天早晨,天津醫科大學派出的救護車載著老人的遺體,重新回到了那個讓她魂牽夢縈的校園——“我是從醫科大學走出來的,在醫科大學總醫院和護士學校工作了幾十年,如果我百年之后還能回到這里,我的人生就真的沒有遺憾了。”

  “好鋼用在刀刃上”

  從得知奶奶有捐獻遺體的念頭開始,楊俊杰的心里一直很矛盾,“是奶奶把我養大的,我不給她養老送終,別人會怎么看我?”

  其實,楊俊杰是老人的侄孫女——楊瑞珍老人一生無兒無女,三十多年前過繼了自己侄子的女兒,當時楊俊杰還未滿10歲。

  “俊杰啊,你可不能迷信。”每一次思想斗爭時,楊俊杰總感覺奶奶的聲音就環繞在自己耳畔。

  楊瑞珍祖籍河北保定,1946年從北京實驗醫院護士進修學校畢業后,來到天津中央醫院工作,1947年轉到天津總醫院,歷任護士、護士長,其間到天津醫科大學和四川華西大學進修,返津后留在天津護士學校擔任班主任,從事醫療衛生課和護理課教學,并擔任班主任、校醫,直至1986年退休。

  在楊俊杰的記憶里,奶奶是個很嚴厲的人,從來不茍言笑。爺爺、奶奶和她一起吃飯時,只有爺爺和她說笑,奶奶總是埋頭吃飯,默默聽著。只有特別不認同時,奶奶才會插上一句。

  “作業做了嗎?”“昨天的功課復習了嗎?”“明天的功課預習了嗎?”小時候,奶奶每次下班回家,就直奔楊俊杰的房間責問“老三段”。

  盡管嚴厲,但奶奶很少發脾氣,基本都是以理服人。印象中,奶奶第一次發火是在楊俊杰讀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那天她正趴在書桌上演算一道挺難的數學題,“草稿做了好幾頁,沒有草稿紙了,我也懶得去陽臺拿,就在新本上算,糟踐了小半本。”

  奶奶看到后狠狠地批了楊俊杰一頓,說她太不知節儉,還說浪費東西就是犯罪,也是在這一天,她第一次從奶奶口中聽到“好鋼用在刀刃上”。

  “最明智的選擇”

  “姑娘,奶奶這回可麻煩你了。”2004年3月11日,在總醫院附近的一幢老式居民樓內,記者第一次見到了慈祥的楊奶奶。老人略帶河北省口音的普通話至今余音猶存。

  早在2003年,老人就在天津醫科大學辦理了捐獻遺體登記手續,但隨后老人的身體狀況一直不樂觀,公證手續遲遲無法辦理——按法律規定,遺體捐獻者必須親臨公證處辦理手續。

  楊俊杰第一次聽說“捐獻遺體”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那時天津剛開展此項工作,老人總有意無意地把這個詞掛在嘴邊,“當時我和我愛人都沒當真。”

  2003年開始,楊奶奶行動越發不靈便,還出現了冠心病的征兆,老人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但凡看到一個熟人,就向人家咨詢捐獻遺體的程序,還幾次親自打電話到天津醫科大學詢問。

  楊俊杰拗不過老人,只好陪著辦完了登記手續,“我聽說還要公證時就暗自高興,覺得奶奶會嫌麻煩也就不辦了。”但老人態度堅決,求助新幫辦請公證人員上門公證。

  在記者協調下,和平區公證處的孫藝凡副主任被老人的精神打動了,接連推掉了多個公證事項,親自上門,在老人家中辦理了公證手續。“我知道你們肯定管,我83歲了,就這么個心愿。”說這話時,楊奶奶的臉龐和眼睛里閃爍著欣慰的神采。

  “您真的不會后悔?”楊奶奶準備在最后一份法律文書上簽字時,記者趴在她的耳邊大聲喊著。耳背的老人緩緩抬起頭,用夾著碳素筆的右手輕輕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堅定地說:“后悔?不可能,這是我一輩子最明智的選擇。”

  “奶奶回家了”

  “老人革命了一輩子,唯物了一輩子,是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孫女楊俊杰的同學潘先生這樣評價說。潘先生從小就認識楊奶奶,盡管這幾年因為工作原因和老人很久不再見面,但說起這位“雖然嚴肅,但很熱心的楊奶奶”,他依然是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楊瑞珍老人從醫四十年幾乎沒請過一天假,“優秀醫生”、“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的證書裝了一抽屜。“奶奶從不打理這些東西,后來都不知道哪去了。”

  楊俊杰卻清楚地記得,每到交黨費的日子,奶奶準一大早就打電話叫她回家拿錢——老人堅決不許別人為她代交黨費,即便暫時墊付也不行!“可仨倆月不幫她取工資,她連問都不問。”

  “捐一具遺體,就可以給很多學生提供親手實踐的機會,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好醫生,受益的是全社會,是每一個人啊!”老人不想在百年之后“被一把火燒了”,她希望發揮出最后一份余熱。

  兩個月前,老人開始出現長時間昏迷,雙腳嚴重浮腫,連指甲都變黑了,偶爾蘇醒意識也不清楚。睜開眼睛時,她只是呆呆地望著天花板,似乎是若有所思,每到這時楊俊杰都會和16歲的兒子一起輕輕握住老人的手,低聲說:“奶奶放心,我們會按您的意思做的。”

  3月2日晚9點,老人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幾乎在同一時刻,楊俊杰用手機撥通了天津醫科大學教務處的電話,整個過程沒感到一點兒緊張和恐懼。她說,奶奶幾年前說過的話仿佛就在耳邊:“真有那一天,俊杰你也別怕,奶奶是回家了。”

轉自:人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