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川造血干細胞庫成立近3年來實現捐獻的第12例
昨日上午10點,27歲的夏輝在妹妹的陪伴下,準時和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口見面。為了少請兩次假,夏輝特意將打動員劑的日子選在了周末。“今天是打第一針動員劑的日子,再連打4天,就要捐出骨髓了。3月17日,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夏輝平靜地說。
一次捐獻意外配型成功
去年3月5日,夏輝路過天府廣場時,恰遇紅十字會在天府廣場組織采血樣活動。夏輝早就聽過用造血干細胞就可以救活一個白血病患者,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隊伍。去年11月28日,南京一位患者與夏輝的初配型吻合,接到通知再次配型的電話,夏輝感到十分驚訝:“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這么快就成了?”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可以拯救另一位年輕人的性命,夏輝在驚訝之余也感到莫名的興奮。
很快,再次配型吻合,全面體檢合格,一切都那么順利。就要按計劃采集造血干細胞了,夏輝提出了想見一見患者的要求,然而得到的答案卻令小唐失望。原來,按照國際慣例,鑒于很多醫學、心理和社會的原因,捐獻者和患者一般不能接觸。如果需要交流,也必須在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同意和安排下進行。
救命重要不見面也無妨
“一幫一的助學活動,雙方都可以見面,這么大的一件事情怎么反倒不能見面了?”固執的夏輝想不通了,距全面體檢合格的日子已過了好幾天,夏輝開始猶豫是否要把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出來。談到這個問題,夏輝的話明顯多了起來?!安皇俏也幌嘈湃?,萬一被其他人、其他機構拿去做他用了呢?”原定抽取造血干細胞的日子因為夏輝的猶豫而推遲了。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捐獻者全部都是自愿原則,決不勉強,“其實我到現在還是很想見那位和我配型成功的患者,但是轉念一想,不能再拖了,萬一因為我堅持要見面而拖延了對方的病情,這會讓我后悔一輩子!”
由于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細胞量極少,不能滿足移植的需要,因此夏輝從昨日起到21日,將每天打一針動員劑,加速骨髓造血干細胞的生成并釋放到外周血中,以滿足移植需要。
熱心公益處處不忘宣傳
夏輝走上位于醫院14樓的血液內科,到小會議室等候護士打針。“目前國內病人移植骨髓后成活率是多大?”“現在骨髓庫登記的有多少人愿意捐骨髓?”“你們記者自己去登記過捐骨髓嗎?”瘦瘦的夏輝連上電梯的時間都在提問,問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問隨行的媒體記者,問所有與捐獻骨髓、治療白血病有關的問題?!拔以缇透鷮W醫的朋友咨詢過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對本身健康沒有影響?!痹诒kU公司上班的夏輝,很有些說服人的口才,得知其中一個記者沒有去骨髓庫填表登記,夏輝還立即做起了大家的動員工作。由于這次捐獻,夏輝的工作耽誤較多,下周抽血以后,還會有幾天完全在醫院病房度過。夏輝說,公司制度很嚴,請事假都是要扣錢的,“不過,相對于救人一命,扣幾百元錢又算什么呢?”
5天以后又多一個妹妹
打第一針動員劑后需要在醫院觀察一個小時。夏輝同樣沒有放過這個了解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機會。得知患者移植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后,對方的血型、基因都將變得和自己一樣,夏輝看了隨行的妹妹一眼,很高興地說,那我豈不又多了一個妹妹?
據悉,21日上午,夏輝打完第五針動員劑之后,就將住進醫院,開始采集他身上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完畢后工作人員會立即乘坐當日下午的飛機專程送至南京患者所在醫院。夏輝也是四川造血干細胞庫成立近3年來實現捐獻的第12例。
連線南京受捐者是個學生
按照國際慣例,造血干細胞庫不能透露南京患者的相關情況。經過記者從其他渠道的多方打探,終于得知與夏輝配型成功的患者,是南京某大學物理系的女大學生唐麗。唐麗于2005年5月20日查出患有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由于她的父母已經雙雙下崗,為了給她治病,如今家里已是負債累累。南京某大學后勤服務總公司安排她的父母到學校食堂工作,全校還發起為唐麗捐款的愛心行動。由于夏輝已確定捐出自己的造血干細胞,3月13日傍晚,唐麗一頭烏黑的秀發被剃光,14日上午,唐麗進入無菌艙,開始術前化療,一個月內不能與外界接觸。南京中南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丁家華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唐麗所患的白血病,只靠普通化療幾乎沒有長期存活的可能性,如果骨髓移植手術成功,長期存活的希望就相當大了。
來源:星辰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