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點44分,一只裝著110毫升救命造血干細胞的恒溫箱出現在祿口機場出口處,等候多時的中大醫院血液科的醫生接了箱子就往醫院趕,因為躺在醫院無菌病房內的女大學生夏麗還急等著這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細胞做手術。而此時,夏麗的媽媽李菊華熱淚直流。
“點九支蠟燭吧,我希望能活得久些”
夏麗今年22歲,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系2003級的學生,“如果不是得了這種病,今年夏天她就能畢業工作了。”她的父親夏海靜昨天晚上坐在無菌艙病房門前的臺階上嘆著氣說。
在醫院里,夏麗的父親夏海靜向記者講述了夏麗患病的全過程。自2005年5月夏麗患病以來,所有的場景就像電影似的經常在夏海靜的腦海里閃過。“我家麗麗從小就很堅強,以前生點小病都不打針吃藥的。”意志堅強的夏麗在得知自己是白血病患者之后,并沒有十分消沉。在她生日那天,夏海靜從醫院打來一碗面條,還買了一個蛋糕帶到病房里。在給蛋糕點蠟燭的時候,夏麗十分平靜地對爸爸說:“點九支吧,我希望能活得久些。”一直在旁邊的李菊華眼淚嘩地一下就流下來了。“這丫頭太堅強了,吃面條的時候,她還逗我和她媽笑,說她吃的是長壽面,能不長壽嗎?”夏海靜回憶道。
“女兒有救了”
2007年的春節,是夏家在夏麗患病以后過得最心酸也最幸福的一個春節。在春節前的一個多禮拜,中華骨髓庫通知南京中大醫院,有三個骨髓捐贈志愿者的干細胞和夏麗的相匹配。“女兒有救了!”夏海靜開始為手術的30多萬費用東奔西跑。很快春節就來臨了,除夕晚上,夏海靜為了掙一點加班費留在單位———他如今是夏麗學校后勤集團的一名臨時工。病房里,夏麗和母親相擁而泣,重生的幸福就在他們眼前。
20天的觀察期很關鍵
昨晚9點10分左右,從成都運來的造血干細胞終于全部輸入了夏麗體內,透過病房窗戶看到,夏麗的身體情況很正常,躺在床上休息。夏麗病房的值班護士小郭告訴記者,夏麗在手術前的精神狀態很好。“雖然有一點點緊張,但是她的確要比一般人堅強。”手術前的夏麗,每天都按照醫囑進食,身體狀況也在醫生的嚴密監控中。“只要有一點變化,手術可能就要延遲,精神和生理上的反應對整個手術的成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夏麗的主治醫生趙剛介紹說,注射造血干細胞之后,夏麗還要在無菌艙里待上20天左右,觀察是否有排斥反應。“如果她度過這20天的關卡,再度過100天那個坎,那治愈的希望就很大了。”趙剛說。
□連線成都
捐獻者唐光輝:祝福她平安
記者連線了捐獻骨髓的“生命天使”成都小伙唐光輝,他也是四川省第12位骨髓捐獻者。去年3月,他路過成都天府廣場,看到四川骨髓庫在采集血樣,于是把袖子一挽進行了驗血,加入了四川骨髓庫。沒想到,11月28日四川骨髓庫給唐光輝打來電話,稱他的骨髓與南京的一個22歲白血病女孩配對完全吻合,從中提取的造血干細胞可以救人一命。
“加入骨髓庫才半年多,我就能挽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根本想不到!”唐光輝稱。記者問是否需要給未謀面的女大學生帶話,唐光輝思索了很久,笑稱:“實在想不出說點什么好,就祝福她平安吧!”
另據了解,在護送造血干細胞來寧的兩人中,有一名叫胡勇的四川骨髓捐獻者,他是該省第四位骨髓捐獻者。2005年,也是在中大醫院,一名白血病患者就用了胡勇捐獻的骨髓做了造血干細胞植入手術,此次他是受骨髓庫的委托護送提取好的造血干細胞來寧救人。
“真是沒想到,事情還有這么巧,2005年我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就用在中大醫院的白血病病人身上,這次我又成功地護送成都人的造血干細胞來寧救人。現在任務完成了,我也輕松了!”胡勇稱。
來源:星辰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