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西共有3例患者在臺灣骨髓庫找到了合適的骨髓配型。那么,目前廣西捐獻骨髓的情況如何?3月22日,記者來到廣西紅十字會,采訪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西分庫的有關工作人員。
據介紹,該分庫成立于2004年5月,目前入庫的志愿者有6460人。從成立到現在,共有120多例志愿者的骨髓經過初配型與部分申請配型的患者的骨髓相合,但經過高分辨檢測和體檢不合格等原因,真正能夠捐獻骨髓的只有9例,其中有3例是廣西人捐獻給廣西人的。
據介紹,由于不同種族的人群遺傳基因相差較大,相互之間造血干細胞配型相合的幾率很小。因此,廣西的地方性骨髓庫為本地病人找到合適的配型增加了幾率。從目前來看,雖然只有3例是廣西人之間配型成功,但相對于6000多份的資料,配型成功率還算是比較高的。不過,近年來,要求加入骨髓庫的志愿者并不多,使得很多患者還是得不到合適的配型。
據工作人員介紹,其實,如今采集骨髓的方法多采用外周血采集,即通過藥物,將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采集的時候,就像獻血一樣,將血液抽出體外,通過機器分離出含有造血干細胞的血液。通過對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多年的體檢可以看出,捐獻骨髓并不會對捐獻者造成任何的損害。他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廣西人參與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隊伍來。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