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雯麗與艾滋病致孤兒童
艾滋病致孤兒童,是指18歲以下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于艾滋病的兒童。其實這些孩子都是很健康的,但由于他們的父母感染上艾滋病,因此他們遭受了世俗歧視的目光。目前我國艾滋病致孤兒童已多達7.6萬人。近日,《生活567》欄目組(bolg)與預防艾滋病宣傳員蔣雯麗共同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成的慰問團來到了山西省新絳縣,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用心傾聽了他們的心聲。
新絳縣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盆地。總面積600平方千米。總人口32萬人。這個原本平靜的縣城自1996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來,至2006年12月31日已累計確認艾滋病感染者120例,居全省第四位,而九十年代不規范供血是造成新絳縣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由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多為青壯年,他們的發病或死亡在給社會造成巨大影響的同時,給家庭尤其是孩子也帶來了也許一生都難以磨滅的傷害。據統計,新絳縣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已達72人。
3月1日,《生活567》欄目組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成的慰問團以及預防艾滋病宣傳員蔣雯麗來到了采訪的第一站——小武鵬家。小武鵬今年剛滿10歲,他母親在懷孕的時候,由于輸血而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并把病毒傳染給了他。后來母親去世,他就和奶奶、爸爸、哥哥生活在一起。小武鵬最大的愿望,是能和別的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只是,這個小的根本算不上愿望的愿望卻從來沒有實現過。
當天的蔣雯麗一襲黑衣,一架眼鏡,素面朝天,褪去明星光環,顯得淳樸親切。她親切的問小武鵬:“現在身體怎么樣?”“還可以,有點喘。”“吃東西還好嗎?”“好。” “每天吃藥?”“吃。”“你給阿姨唱首歌吧。”于是現場響起了小武鵬令我們無比動容的歌聲……
小武鵬的表情不太自然,但大家都說武鵬比過去開朗了不少。并且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
“學習好不好?”蔣雯麗問他。“好,語文數學都是100分。”“你最喜歡什么?”“最喜歡看書。”“為什么喜歡看書?”“因為讀書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小武鵬毫不猶豫地回答。
隨后我們又走訪了尹衛龍和周麗紅的家。尹衛龍今年14歲,六年前,父母也是由于輸血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而去世,目前,只能與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他是艾滋病致孤兒童,學校里的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交往。雖然有時候,同學們看不起他,但尹衛龍學習非常地好,每次考試都是班里的前五名。
走訪中,蔣雯麗鼓勵小龍好好學習,并承諾如果小龍考上高中,學費將由她負擔。
11歲的周麗紅也是母親在懷孕期間,由于輸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并把病毒傳染給了她。隨著她慢慢長大,得知自已的病情后,性格變得非常孤僻。她的母親目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
中午,蔣雯麗主動與麗紅一家人一起吃飯,這讓麗紅的媽媽非常感動。蔣雯麗安慰她,要堅強地活下去,不要抱怨。麗紅媽媽深受感動。飯后的,麗紅也活潑了一點,送我們的時候,還主動與我們親熱了起來。
當晚, “愛在春天”的慰問演出在新絳縣舉行,全縣近四分之一的艾滋病致孤兒童表演了節目。孩子們本色天真的表演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采訪結束后,蔣雯麗對《生活567》欄目組說,她的參與就是讓大家更加關注這些艾滋病致孤兒童,讓更多的人對感染者消除歧視,希望人們不要再歧視艾滋病患者,尤其是這些無辜的艾滋病致孤兒童。
來源:www.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