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青年捐骨髓漂洋過海救女孩
這是中華骨髓庫首次捐髓到美國,截至目前三位捐髓到外國的志愿者中有兩人來自深圳
今天下午,深圳中華自行車廠38歲的普通職工屈本榮在中華骨髓庫廣東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由廣州飛往北京。4月10-11日他將分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俗稱捐髓),為一位患白血病的美籍華人帶去生的希望。這是中華骨髓庫首次向美國提供造血干細胞,屈本榮是深圳市第6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中國內地首位向美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填寫志愿捐髓表
記者昨天下午在市血液中心見到了臨行前的屈本榮,這是一位靦腆的小伙子。屈本榮是在1999年首次無償獻血的。當時,他正在華強北逛街,看到街上停著的獻血車,這位熱心小伙子一想自己還沒獻過血,獻血是件好事啊,為什么不去試試做一次呢,于是就登上獻血車獻了200毫升血。這之后,屈本榮又獻了三次血。2004年,他參加單位工會組織的集體獻血時,當聽到醫生說捐獻造血干細胞能夠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時,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登記表。
捐給美籍華人女孩
2006年10月13日,深圳市血液中心接到中華骨髓庫的傳真:美國一位祖籍廣東的18歲女孩因患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需移植骨髓救命。中華骨髓庫在入庫資料中查到,屈本榮與這位女孩的配型相合,要求市血液中心立即聯系本人,確認是否同意捐獻。負責深圳骨髓庫聯絡工作的孫醫生第一時間與屈本榮取得了聯系。屈本榮一聽,想都沒想就立即答應下來。他說,救人一命是一件善事,何樂而不為呢?而且骨髓配型成功的幾率十萬分之一,自己能夠與這位女孩配上,真是一件幸運的事。
這之后,屈本榮積極配合血液中心,先后取了三次血樣,郵寄到美國,進行進一步的配型檢驗,最后美國方面確認檢測結果沒有問題后,他于3月13日正式簽訂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同時進行了全面的身體檢查。從確定要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屈本榮在生活中就更加的注意,好好休息不熬夜,注意不感冒,保持身體最健康的狀態。因為他知道,美國那邊患者在等著他的“生命的種子”救命,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池。
根據中華骨髓庫規定,捐獻給境外患者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工作必須由中華骨髓庫指定的北京采集中心完成。今天,屈本榮將到北京,入住北京道培醫院,并于4月10—11日在那里完成捐獻過程。捐獻完成后,他的造血干細胞將火速運往美國,移植給患病的女孩。
這次捐獻,為了怕家人擔心,屈本榮瞞著家人,只說是去出差。他所在的單位,對他大力支持,早幾天就已經給他放假,讓他好好休息,準備捐獻。單位領導還說,等小屈回來,要在單位內部好好地宣揚他的事跡,呼吁單位里更多的青年加入到捐髓救人的行列中。
深圳人積極捐髓
記者從市血液中心了解到,中華骨髓庫自2001年重新啟動以來,在近6年的時間里招募了50多萬名志愿捐獻者,并以每年10萬人份的數量遞增,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能夠滿足國內40%白血病患者的配型需求。這其中深圳有1萬多名志愿者資料入庫。在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的捐獻者中,每十個捐獻志愿者中就有一位是深圳人。截至目前,中華骨髓庫一共向國外提供了三次造血干細胞,這其中有兩位志愿者都來自深圳,除了屈本榮,還有一位深圳志愿者在去年為新加坡的一名患者捐獻了救命的造血干細胞。
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也呼吁更多的深圳市民加入到捐髓的隊伍中,因為如果中華骨髓庫入庫志愿者的資料達到110萬人,那么將會有85%的國內白血病患者能找到相合配型,得到生的希望。
來源:星辰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