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日照訊 4月5日,當記者去采訪首屆“感動山東”優秀人物屠艷青時,她正和醫生討論母親的透析治療方案。一個多月前,屠艷青的母親收到日照市“滴水工程”工作人員送來的6萬元捐款。
“收到捐款時我很意外?!蓖榔G青說,當時聽說是慈善總會的人主動找上門來,本以為是請她幫什么忙,沒想到自己家會得到捐助。
去年9月,屠艷青為救一位陌生的湖北兒童專程趕往北京捐獻骨髓,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她被視作日照的女英雄。但很少有人知道,屠艷青的母親患腎病已臥床多年,近年來其病情加重,每月需要四五千元醫藥費維持生命。36歲的屠艷青奮力打拼賺錢為母治病,卻很少說自己的困難。有知道的朋友問起來,她也盡量輕描淡寫。去年10月,日照市市領導看望捐獻骨髓后在家休養的屠艷青,當問她有什么困難時,她連說“沒有沒有”。
屠艷青的母親是日照市“滴水工程”啟動后第二個得到大額救助的人。據日照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是通過群眾特別是媒體記者的反映,了解到屠艷青母親的情況,經核實后確定這項救助的。
“我們主動給屠艷青母親送去救助款,不僅是必要的扶危救困,而且是對社會價值觀念的一種引導,對正義的一種支持肯定?!比照帐形瘯浝钫浊罢f,每個人的捐助,哪怕只有一元錢、一角錢都是一個愛心的“水滴”。日照市“滴水工程”不僅要建立一個扶危救困的機制,更重要的是激活一個個愛心水滴,匯成和諧社會的暖流。
日照市“滴水工程”從去年下半年啟動,半年多的時間便得到市民的普遍接受和喜愛。現在,“滴水工程”捐款箱已經成為日照市區各大商場、賓館迎賓大堂的一大“硬件”。今年春節后,日照市紀委一位干部托人悄悄給“滴水工程”送來3000元捐款,后來才知道,那是他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個人”的獎金。
而日照市群眾也通過各種方式奉獻自己的愛心“水滴”。今年1月,在為“滴水工程”第一個大額捐助者——白血病少年劉文華的救助過程中,日照市發起了“發一條短信,捐一元錢”的短信捐助活動。18天的時間共有52000多個手機用戶通過短信捐助,捐款總額近5.8萬元。其中許多用戶發短信超過10條,最多一個發了257條。
“滴水工程”現在已經成為日照市慈善事業的一個代表符號。去年以來,僅日照市慈善總會的救助工程善款已近200萬元,救助對象包括5000余戶城鄉特困戶,50名特困教師,大學新生、160名孤殘兒童和老年白內障患者,日照市還在各區縣全部建起了慈善超市。
來源:山東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