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一位普通司法工作者,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樂于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令人感動。近年來,身患晚期尿毒癥的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頑強地愛崗敬業,使自己的生命之花綻放得更加鮮艷。
今年28歲的王青,是尋烏縣人民法院刑事庭干部。那是2001年4月,正值全國“嚴打”專項斗爭進入緊張階段。刑事庭人少事多,工作任務繁重,待處的案件卷宗就像一座座小山堆積著。緊張、超負荷的工作,使王青的身體嚴重透支,一天工作下來,他的臉色很蒼白,全身沒有一點勁。然而,王青對此并不在意,以為自己年輕,只要好好睡上一覺就沒事了,每天照樣堅持上下班,月月出滿勤。2004年3月,在一次庭審中,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堅持出庭記錄,直到審理結束。這時的王青滿頭大汗,兩眼發黑,“撲通”一聲倒在審判庭。同志們七手八腳把他送到縣人民醫院搶救,診斷的結果令人簡直不敢相信:“雙腎壞死,腎病晚期尿毒癥。”經組織專家再次會診,這一結果仍未改變。專家建議:“唯一有效的救治辦法就是對病人進行腎移植,否則生命難保。”
為了挽救王青年輕的生命,尋烏縣法院從領導到一般干警紛紛為他獻愛心。法院院長萬勇帶頭捐款500元并親自為他聯系上最好的專家實施腎移植手術。全縣政法戰線的干警和上級法院刑事庭的法官得知王青的病情后,也踴躍加入到捐款的行列。就在他準備遠赴外地醫院進行手術的前一天,王青感到自己還有一件丟舍不下的工作一定得做完,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做好才可以放心離去。他怕被同志們撞見,便利用晚上時間獨自一人踏著夜色,從家里偷偷溜回法院刑事庭,將他經手急需辦理的案件、起草完的法律文書一一夾在卷宗里,并列出清單,逐件寫好說明,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辦公桌上,直到深夜11點鐘才回到家。
第二天一早,王青終于啟程了。2004年4月1日21時,王青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獲得了成功。王青醒來后,兩眼噙著淚花,深深感謝領導的關懷給了他第二次生命。此后的探望,王青總是問庭里的案子辦得怎么樣了,忙不忙。大家心里清楚,王青雖躺在病房里,但他的心早就飛回法庭去了。術后半個月,他拉著主治醫生的手問:“請你告訴我,我還能繼續工作嗎?庭里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去做啊!”醫生都被這個年輕人的舉動感動了,有一天,主刀醫生終于明確地告訴他說:“你放心吧,你的手術很成功,只要注意休息,心里不要有什么負擔,不把自己當成病人,很快就能重返工作崗位。”
從此,王青開始為自己早日康復出院做準備。他給自己制訂了康復鍛煉的時間表,每天早晨5點起床,6點30分用完早餐后休息片刻,7點鐘就開始練習下床走路。為了減少在床上躺著的時間,他經受了常人沒有過的痛苦和考驗。4個月后,這匹從死亡中奔跑出來的“黑馬”,終于出院回到了他夢繞魂牽的工作崗位。
患晚期尿毒癥,又進行了腎移植手術,本應好好休養,但王青出院后,心里總是想,既然組織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就應該為黨的事業多出把力。因此,他一頭扎進了工作之中,庭長為了讓他更好地恢復身體,有些工作一直瞞著他,不安排他去做。但王青總是閑不住,事事找著干,搶著干。有一次,澄江鎮凌富村殘疾人凌某,因山林糾紛遭到對方的毆打,被法醫鑒定為輕傷甲級,由于行動不便,不能前來法院應訴。王青聞訊后,立馬騎上摩托車來到凌富村,將傳票送到凌某的手上。幾天后又隨辦案人員親臨凌富村現場審理,使凌某的訴求得到了法律的支持。
隨著縣級法院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尋烏縣人民法院從2004年起就投資添置了一批硬件設備,每個審判庭辦公室都配備了一臺電腦,王青暗想,自己作為書記員,在庭審時如能用電腦記錄,這比用筆記錄的效率和效果不知要提高多少倍啊。他下定決心要盡快學會使用電腦速錄。他買來各種電腦書籍,利用工作空隙進行自學,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請教懂電腦的同事和朋友,經過短短4個月的刻苦自學,他成功地通過了國家計算機的一、二級考試。如今,每次庭審,王青都能熟練使用電腦進行速錄。隨著王青不斷努力實踐,電腦維修技術也成了王青的拿手好戲,法院的電腦只要發生故障、出了毛病,王青都能順利解決。近幾年來,王青為法院維修電腦及其他電器設備不下一千次。還值得一提的是,身患重病的王青,2006年還帶病參加了全國司法統一考試,在全縣幾十名考生中,他脫穎而出,通過了司法考試。
王青平凡而感人的事跡,得到了尋烏法院干警和上級的好評。2006年,他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優秀工作人員”稱號。
來源:中國贛州網—贛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