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中國辦事處代表雷若舟
三聯生活周刊:8月您將結束在中國4年的任期,回到聯合國總部?,F在,中國的艾滋病流行情況出現了怎樣的新趨勢?
雷若舟:血液感染途徑正在艾滋病人比例中下降,注射吸毒和性正在成為中國艾滋病的主要成因。今年下半年將出臺的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中國政府共同做出的評估報告體現出:由于中國政府對血液流通有了更加有效、強硬的措施,因輸血感染的病人正在減少。而因注射吸毒和性渠道感染的比例在增長,這樣的情況與歐美各國艾滋病流行情況逐漸趨同。艾滋病對于中國不再是單純的疾病,它成為社會問題。血液渠道的傳播比較明顯,地域也較為集中,政府可以控制。但是吸毒人員和性渠道則非常隱蔽、分散,而且傳播力更強,這也是全世界都感到困擾的復雜難題。也就是說,中國以往純疾病防御的理念不再適合解決艾滋病的問題,現在應該從社會環境的角度入手。
三聯生活周刊:“非典”后,中國對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的開放有效果嗎?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這幾年中國的防艾工作中做了什么?
雷若舟:溫家寶總理在地壇醫院看望艾滋病患者,并戴上紅絲帶,確實是中國艾滋病政策改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標志。我們已經敦促中國政府做出了很好的承諾。這有兩個明顯效果:一、艾滋病可以公開討論;二、對于艾滋病這樣復雜的問題,我們可以尋求一個簡單的方式來解釋。但是2003年我來到中國看到的問題,有很多現在依然令人擔憂。我希望更好地讓人們理解中國艾滋病的現狀,感染者是誰?他們在哪里?中國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合作了3份評估報告,提供了一個龐大的信息系統,希望對現狀有所分析和解釋。這樣,我在向吳儀副總理解釋的時候,只要告訴她,疫情、已采取的措施、挑戰三項內容就可以了。
三聯生活周刊:2006年中國出臺了“新五年計劃”,目標數字是2010年將感染者數量控制在150萬人以內,比起上一個五年,有什么轉變?您如何看待這幾年中國控制新發感染量的工作?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防治艾滋病工作出現了轉折點?
雷若舟:這個計劃對于艾滋病的流行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除了河南,云南、廣西、新疆、廣東等省份攜帶者數量增長速度也都很快,但是如果我們的工作到位,控制在150萬人以內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在確保血液安全方面,政府已經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由于性和吸毒,艾滋病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我們的工作重點也在轉變。這就是,如何改變高危人群的行為?僅僅依靠衛生組織是不夠的,所以我們現在希望中國的非衛生組織能夠一起加入到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中來。歐洲的先進經驗是,在教育領域,提高大眾的知曉能力,讓名人慈善、感人的報道、感染者本人對大眾進行宣傳。你知道,越是細致入微的報道,讀起來越能消弭恐懼和歧視。但是對于性工作者和靜脈吸毒者的工作,將起到更大作用的則是司法、執法部門。
三聯生活周刊:非衛生組織的參與為什么開始被強調?當艾滋病從單純的疾病變成社會問題,按照中國的實際情況,司法、執法部門的工作如何進展?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非衛生組織的領導方面有哪些經驗?
雷若舟:這是全世界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最敏感、最棘手的地方。我們知道,性交易和注射吸毒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認為是違法行為。因此這些人很難被政府發覺,更加困難的是,如何讓中國的行政、司法、執法部門,處理那些違法者所處的情況。很多防治艾滋病項目要對性工作者進行教育和宣傳,先要使執法部門理解、接受防治的理念。隨著注射吸毒、性交易的比例增長,中國有越來越多防治艾滋病的項目,必須建立在多部門合作的基礎上。泰國、巴西的多部門合作就令人滿意,社會對于艾滋病抱有開放、積極的態度。不過我很高興,對于各級非衛生部門的培訓在中國已經開始了,只不過還需要繼續。
三聯生活周刊:公民社會組織在中國抗擊艾滋病的行動中占什么地位?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如何協調草根組織與政府行為的關系?
雷若舟:從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經驗來看,任何一個防治艾滋病成功的國家,都離不開4個條件:1.政府的承諾,這一點中國政府在“非典”以后做出的承諾非常令人滿意;2.多部門共同合作參與,我想中國也在提高這方面的成績;3.強有力的國家資源支持,這一點對于中國政府不成問題,中國在過去幾年“防艾”工作中投入的力量非??捎^;4.公民社會組織的參與。第4點顯示出目前中國“防艾”工作的局限性。性工作者、吸毒者、男同性戀,對于這些邊緣人群,政府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控制管理。誰能找到并接觸這些人?以往的性工作者、戒了毒就是好人選。他們提供有效范圍內的精確信息,并能為“防艾”事業服務。政府對于草根機構的管理和領導也是成功的。在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大會中,中國有4個草根機構都派出代表出席,他們的工作非常優秀而艱苦。據我所知,男同性戀組織是“防艾”工作中參與度最高的人群,他們大都在意自身的健康,有很好的工作能力,而且確保工作獨立,不會把工作和私生活混淆。中央政府對于“防艾”有很強的資金儲備力量,這些可以解決問題的資金會發給地方,而且政府給想為“防艾”工作的人提供了新的機會。而如果有故意制造麻煩的人,我認為他們什么也得不到。
三聯生活周刊:中國現行醫療體制存在的問題給艾滋病防治工作帶來了哪些困難?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對于正在改進中的醫療體制有哪些建議?
雷若舟:我在中國這4年看到的不僅是中國“防艾”大環境越來越開放,中國人對于公共健康、衛生政策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中國政府已經出臺了幾個應對醫療體制改革的方案,世界衛生組織今年5月底也會進行討論。醫改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很難從某一個角度建議。很多獨立的領域,諸如城市和農村公共衛生條件的差別,流動人口的醫療,政府機關與私企的不同,醫保機構應該承擔的責任,這些都很重要。在現行醫療體制下探討防治艾滋病最大的困難之一,是治療費用。中國政府現在的政策可以解決一部分。這就像擊球游戲,你先打哪個球,這是策略問題,中國的醫療體制現在還在解決基本問題。
三聯生活周刊:國際上現在有許多項目正在為中國防治遏制艾滋病的計劃做出努力,您怎么看待這種交流與合作的效果?其中,國際組織、中國政府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雷若舟:我相信國際組織正在和將要為中國所做的事情,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政府的措施以外,國際組織是很好的補充?,F在有很多有爭議的項目,比如讓吸毒者用使用過的針具來交換新針具,還有安全套推廣活動,都是由國際項目組織第一個做出的嘗試。這些項目常年在全世界提供資金和技術來防治艾滋病,他們推廣的經驗和實踐,都有良好效果,且容易被接受。聯合國有許許多多的合作伙伴,比爾·蓋茨基金、英國文化教育處、全球“防艾”組織等都常年提供技術支持和信息共享。而他們對于每次的項目設計、督導、評估等,也需要我們來溝通、支持。我們在國際項目組織和中國政府之間牽線搭橋,協調多方關系,避免互相覆蓋。
三聯生活周刊:在中國,您接觸到政府各級官員、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各種項目的工作人員、普通病患,并訪問過許多地方,卸任后,您如何向聯合國總部的同事們描述中國“防艾”情況?您的繼任者又能從您這兒得到什么忠告?
雷若舟:我記憶中有一幅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和溫家寶總理在一起。我們到武漢的一個戒毒所去考察,他說,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不能當他們是罪人,他們也是病人。中國領導人很善于傾聽,有很強的能力,而且他們自己也有許多好主意。沒有這些努力,中國“防艾”工作不可能在這幾年進展這么快。因此,我希望我的繼任者明白,作為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駐華國家協調員,你首先應該學會傾聽。還有一點很重要,你應該不斷地進行自我評估。因為中國的變化是這么快,你必須隨時掌握,你的工作是否是相關的,有用的,并且不斷地將各種信息在工作中反饋出來。-
雷若舟簡歷
自2003年3月到北京擔任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中國國家協調員以來,促進了防治艾滋病的政治承諾;增強了艾滋病監測和戰略信息;擴大了艾滋病的預防、治療和關懷;增加了國內和國際社會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更好地推動了聯合國系統和其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協調。
雷若舟博士的專業領域包括:方案規劃和協調、預算和財務管理、業績監測和評估。
來北京之前,雷若舟博士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日內瓦總部任職5年,曾在聯合國多個辦事機構任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巴基斯坦和不丹廷布辦事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也門辦事處,以及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日內瓦辦事處。
雷若舟博士獲得美國Tufts大學Fletcher學院國際關系博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學位,以及芬蘭Abo Akademi大學文學學士和文學碩士學位。雷若舟來自芬蘭,已婚,有兩個女兒。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