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江蘇省人民醫院外科樓十三樓病區,徐仁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妻子馬蘭已經被推進手術室,她的一個腎將被取出,隨后移植到馬瑞的體內,而馬瑞是馬蘭的哥哥。讓自己年輕的妻子給哥哥捐腎是徐仁民第一個提出來的,理由在徐仁民看來很簡單:“救一條命比什么都重要?!毙烊拭竦倪@個決定感動了很多人,但是此刻,他卻是無比的擔心。
妻子的哥哥得了重病
馬瑞的家在盱眙縣盱城鎮太和村,他是村委會主任,這是個身體結實說話也有威信的男人,在去年4月份以前,誰也想不到他會得什么嚴重的病。
但是去年4月份,馬瑞病了,先是感到頭皮發麻,做腦部CT沒什么問題,后來又查了兩對半,還是沒問題,接著再查發現是貧血。時間就這樣被一拖再拖,到去年12月份,馬瑞感到腿酸、腿疼,再次去盱眙縣人民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是尿毒癥,一家人都不相信,又趕到南京軍區總院來檢查,結果被再次證實。此時,馬瑞的肌肝值已經高達1700多,他的病情非常嚴重。
哥哥病了,馬蘭很擔心,徐仁民也一樣憂心如焚,馬蘭和哥哥的感情一向很好,兩人成家后,連帶著兩家人的感情也很好,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就是那種平淡的親情歷久彌香。
你捐一個腎給你哥吧
病情太嚴重,馬瑞只能通過血透來緩解病情,但是血透并不能解決問題,更要命的是各種并發癥,馬瑞先后兩次出現心衰和胸腔積水。最近的一次是一個多月以前的一個早上,一大早馬瑞就感到氣喘不過來,被緊急送到醫院后,出現心率衰竭,要不是搶救及時,馬瑞也許就沒命了。馬瑞的妻子薛麗后怕地說。
哥哥的病牽動馬蘭和丈夫徐仁民的心,今年三月份的一天,看妻子愁眉不展,徐仁民對妻子說,“要不,你捐一個腎給你哥哥吧”,馬蘭對丈夫的這個決定有些驚訝,她反問丈夫,“拿掉一個腎,我以后不能干活怎么辦?”徐仁民回答得很樸實,“不能干活就在家呆著吧,我養你”。馬蘭和徐仁民都在家門口的鋼管廠工作,馬蘭一個月的收入有1200元,他們有一個16歲的兒子在讀書,少了馬蘭的收入,對這個家庭的影響并不小。但是聽丈夫這么說,馬蘭很感動,他們達成了共識。
昨日,當記者問徐仁民,為什么要鼓勵妻子給哥哥捐腎時,這個老實巴交的漢子說,“能救一條命,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妻子不能工作了呢?“那就在家養著吧”。
馬蘭昨天被推進手術室
但是當34歲的馬蘭把這個決定告訴37歲的哥哥馬瑞時,馬瑞斷然拒絕了,他說,“我有病也就算了,你好好的一個人拿個腎出來,萬一以后有什么事怎么辦?”馬蘭態度堅決,哥哥馬瑞的態度更堅決,這事當時就擱了下來。
這期間,馬瑞的妻子薛麗和弟弟先后提出要捐腎,但是兩個人都得過肝炎,醫生說他們不適合捐腎,而馬瑞的病情是一天天嚴重了看著哥哥一家的情況日漸窘迫,馬蘭和丈夫徐仁民越發焦急,馬蘭再次提出由自己捐腎,這次馬瑞年邁的父親也開口了,老父親對馬瑞說,“就由你妹妹拿一個腎出來吧”。馬瑞無奈答應。
昨日,該院醫務處處長、泌尿外科顧民副主任醫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擺在馬瑞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血透,另一個方式就是腎移植,而從替代治療上看,后者的效果無疑更好。
昨天上午7:30,馬蘭被推進手術室,到下午3:30左右,手術結束,“很成功”,主刀的顧民說。
平行關系僅占親體腎移植的10%
“親體腎移植所占的比例還很小,而在這中間,兄弟姐妹之間、夫妻之間等平行關系捐出腎的更少,大概僅占親體腎移植的10%左右,更多的是垂直關系,也就是父母給子女捐腎,垂直關系中倒過來的即子女給父母捐出腎的,在我們醫院還沒有”,昨日,江蘇省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泌尿外科顧民副主任醫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顧民介紹,目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共進行了1300例左右的腎移植,其中親體腎移植91例,“親體腎移植的比例還太小,最關鍵的就是大眾還沒有接受‘捐一個腎對身體影響不大’的觀念”。
來源: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