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17歲的漂亮少女芳芳得了結合性腦膜炎,這本不是什么不治之癥,但是,由于特殊體質,她對治病的特效藥“利福平”過敏,只能依靠輔助藥物控制病情。另一有效藥物“環絲氯酸”國內沒有,醫院正在想方設法購買這種藥。其他病人治療一年多就能出院,但她在治療了兩年后,仍然無望地承受著無限期觀察治療的痛苦。
看著收入微薄的父母一天天消瘦,看著幾近輟學的妹妹,芳芳再也無法承受壓力。
幾天前,芳芳決定放棄治療,并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離世后將自己好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昨天,她還請記者代為聯系有關部門,簽署有關捐獻器官的協議。
對特效藥過敏
芳芳來自臺州黃巖上洋鄉的一個農民家庭。2005年9月,芳芳開始接連頭痛、發燒、惡心,當時家人以為她得了感冒,但打針吃藥一段時間并不見好,父母便帶著芳芳來到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求診。醫院的診斷結果很快出來,芳芳得的是結合性腦膜炎。治療兩個月后,父母把芳芳轉到上海瑞金醫院繼續治療。
經過近一年的治療,她的病情開始穩定,但由于芳芳對治療此病所必須的一種名為“利福平”的特效藥物過敏,因此,當別的病人都已痊愈時,她的痊愈卻遙遙無期。一年多的治療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幾乎一貧如洗,去年11月,芳芳又轉回臺州市中心醫院。
臺州中心醫院醫生許善戰說,芳芳的病并非不治之癥,目前能夠治療她的還有一個利福平的替代藥“環絲氨酸”,但這個藥在國內很難找到,目前醫院正在積極尋找;因為一時沒有最有效的藥品,她的治療期會比其他病人漫長,隨之而來的是無止境的治療費用,現在每個月至少要1萬多元。
“我要出院,不治了”
從生病到現在,家里為芳芳治療已花了近50萬元,家里負債累累。由于經濟困難,芳芳的妹妹準備輟學。
看著自己的病給家里增加了這么大的壓力,芳芳很難過。幾天前,她對媽媽平靜地說:“我要出院。不治了。”她唯一的要求是出院時能帶些激素藥物回家,可以在病情發作時止痛。
昨天下午,記者在臺州市中心醫院感染科病房見到了芳芳。由于長時間注射激素藥物,芳芳體重達到了140多斤,而生病前,她的體重不到100斤。
雖然長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但芳芳依然很開朗,在交談中,她一直保持著笑容。她說,每天下午,她都要去醫院的小池塘喂魚,喜歡看著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病情發作時頭疼得無法形容,就像刀劈斧砍一樣,很想自己一刀把頭砍了算了。”盡管目前病情控制著,但芳芳還是時而發作。護士告訴記者,現在給芳芳用藥的劑量已經加到了最大。
說到放棄治療,芳芳的笑容一下子就沒了:“這是我考慮了三天三夜的結果。我家里實在沒有辦法了,爸爸媽媽已經為我付出了太多。我不想讓他們為我受苦受罪。”
放棄治療就等于在痛苦中等待死亡,聽了芳芳的話,母親一直在擦眼淚。
把器官捐給需要的人
決定放棄治療的同時,芳芳還同時作了另一個決定——如果生命走到盡頭,她要把自己身體上好的器官都捐出來,捐給有需要的人。“因為我知道,生病實在是太痛苦,太累了。我真的不想更多的人像我一樣痛苦。”芳芳說。
芳芳的決定讓熟悉她的醫生護士感到很心酸。“一個需要別人愛心的女孩,卻想著向別人獻愛心。她當時這么一說,我就忍不住哭了。”護士長包一青非常感慨:“她才19歲,但處處為別人考慮。她常一個人偷偷地哭,因為怕媽媽見了難受。每次頭痛欲裂,她都熬著,盡量不叫護士,她說怕麻煩護士;因為長期使用激素,她的血管變得很細,每次注射都要扎好幾次才能找到血管,芳芳不但從不叫疼,還安慰護士不要緊,慢慢來。”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