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7日父親節前夕,61歲的腎病患者趙洪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禮物,31歲的女兒趙君捐出了自己的一個腎,以延續他垂危的生命。直到昨天,趙君的同事們才得知這個消息,大家被這位年輕女性的一片孝心深深打動。
趙君是陜汽集團的一名普通女工,丈夫李先生與她同在集團工作,有一個兩歲的女兒。今年4月份,趙君的父親趙洪被檢查出腎壞死,即被送到交大一附院診治,可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析治療,父親的病情仍不見好轉,醫生說,要救他只有一個辦法———換腎。但合適的腎源遲遲找不到,父親的生命日益垂危。這時,作為家里排行老三的女兒,趙君暗自決定捐出自己的一個腎,挽救父親的生命。面對妻子做出的決定,丈夫除了吃驚之外更多的是憐惜,但妻子的態度卻不容反對:“如果不同意就離婚!”6月份,趙君背著其他親人到醫院進行腎配型,結果顯示,她的腎很適合為父親做腎移植。
在準備手術的過程中,趙君和丈夫一起說服了公公婆婆以及其他親人。為了不讓80多歲高齡的祖父母擔心,一家人嚴密地封鎖消息。直到手術前,趙君到單位請假時,幾位要好的工友才“撬”出了這個消息。“捐腎可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要關系到整個家庭!”面對工友們的勸說,趙君淡淡地說:“父親一輩子艱辛工作,把我們兄弟姐妹撫養大,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卻得了這個病,我們做兒女的只能這么做!”
6月15日,趙君和父親一起被推進手術室實施換腎手術,這天距離父親節只有兩天。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昨天趙君已經轉入普通病房。同時,趙君捐腎救父的消息在單位也傳開了,同事們被趙君的堅強打動了,陜汽集團董事長張玉蒲昨日專程趕到病房看望趙君,并向她贈送了慰問金。據了解,陜汽集團工會已經在職工中發出倡議,號召向趙君學習。
昨天,當記者得知消息趕赴醫院采訪時,趙君和丈夫都表現得非常淡然,只是反復說:“這是兒女應該做的!”他們還擔心媒體的報道讓爺爺奶奶看到后操心,希望采用化名。記者了解到,目前醫學上活體腎移植90%以上是父母捐給兒女,女兒捐給父親的情況還比較少見。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