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也就是從吸毒方式向性傳播方式擴散,10歲―20歲的青少年占艾滋病感染者數量的1/3―1/2。”近日,市政協委員、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市急救醫療中心皮膚性病科主任吳音,向市政協遞交一份提案,建議將預防艾滋病知識列入我市中高考命題范圍,以此普及防艾知識。
現狀 性傳播成為主要途徑
吳音告訴記者,艾滋病傳播途徑有三種: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過去艾滋病以血液傳播為主,注射吸毒占七成以上比例。隨著同性戀、雙性戀的增加,艾滋病由吸毒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
據悉,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者約占40%,目前正逐漸成為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
調查 青少年患者約占一半
記者從市衛生局疾控處獲悉,2006年1月至12月,重慶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00例,全市累計報告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計2738例,其中艾滋病人100多人,死亡67人。
吳音介紹,10歲―24歲的青少年約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1/3―1/2。同性戀、一夜情、性伴侶頻繁更換……所有這一切,都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由于艾滋病病毒的潛伏期為8年至10年,感染期間從表面看與常人一樣,很容易造成病毒擴散。
原因 防艾知識知曉率偏低
“感染艾滋病病毒,防艾知識缺乏是一大原因。”吳音說,我市初中和高中已經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納入教學計劃,但成效不大。去年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科技部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西部青年發展報告”顯示,西部青年對艾滋病的知曉率為73.3%,低于全國96.2%的水平。
建議 防艾知識進入中高考
“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通過中考、高考得分的方式,讓青少年主動學習預防艾滋病知識,能大大提高防艾知曉率。”吳音建議,分別在生物或政治科目中安排2至5分的艾滋病防治知識考題,會引導青少年自覺遠離艾滋病。
對此,許多學生家長贊成。天星橋中學高一學生趙鵬的家長認為,借用高考、中考這根“指揮棍”,“逼”老師上防艾課,“逼”學生主動獲取防艾知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也有家長反對。這部分家長認為,目前提倡給學生減負,在試題中增加防艾考題,相當于增加一門課程,會增加學生負擔。
說法 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
市教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此建議具有前瞻性,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具有可行性。目前,全市中小學已經開展防艾知識課程,納入健康教育課中,每周0.5節課,但不列入考試范圍。我市將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將艾滋病相關知識納入中高考命題范圍的做法。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