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疾控中心監測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6年,廣州市近10年共發現HIV病毒感染者4839例,男性是女性的近四倍;然而,2006年單獨數據顯示:女性HIV感染者已經占總體人群30.61%,大比例上升!“這意味著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滲透,家庭婦女被感染、母嬰之間傳播的例數都在增加。”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表示。不過據他介紹,“三陪小姐”的HIV感染率近年來呈現下降趨勢,
發現:本市戶籍艾滋病患者
占廣州患病人群27%
王鳴介紹,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里面,占據首位的傳播途徑是吸毒過程共用注射器所致艾滋病傳染,達到總體人群的55.69%;而性傳播只占人群比例14.57%。
“廣東省每個地級市都有艾滋病疫情發生,從1986年至2006年,全市共發現HIV病毒感染者4839例,艾滋病發病患者799例,死亡207例。”王鳴介紹,其中男性是女性的四倍。“我們發現年齡最小的HIV感染者只有三個月大,小嬰兒就是被母親通過母嬰傳播方式傳染上的。”王鳴介紹,最大的患者則有77歲高齡。“平均年齡在33.4歲,其中15歲到19歲年齡段患者占總體人群的7.67%。”
“荔灣區、越秀區、白云區、番禺區、南沙區……都有疫情發生,據我們的監測統計,省外人員占感染人群的35.6%,省內人士占24.6%,廣州本市戶籍人員占27%,境外人員占3.7%,其余還有部分不清楚。”王鳴介紹,由于廣州市流動人口很多,難以完全統計。
轉型:女性HIV感染者大幅提升
家庭婦女和母嬰傳播增加
“這次我們調查發現,女性所占感染者比例明顯上升。”王鳴介紹,1999年女性HIV感染者只占總體人群的11.49%,而到2006年則達到總體感染者人群的30.61%,平均增幅非常大,這是一個“危險性”很大的信號。
“2006年我們監測發現的感染HIV病毒的孕婦就達到26例,比2005年明顯增加。”王鳴表示,家庭婦女被感染、母嬰傳播的增加代表形勢嚴峻。原因是已感染HIV病毒的嫖娼者傳染給其配偶、其配偶通過母嬰傳播方式感染給子女,導致艾滋病由局部的高危人群慢慢滲透進普通人群。
另外,據他介紹,不久前在廣州幾個城區進行的針對“三陪小姐”的現場提供自愿檢測結果顯示,大約三四百名接受檢測“三陪小姐”暫無一人發現感染HIV,“但我們通過常規監測系統,即醫院等處都發現有疫情,所以不能盲目樂觀,我們發現,肯接受檢測的‘三陪小姐’本身大多對艾滋病有一定認識而且平時保護措施做得不錯。”王鳴說。
據了解,“三陪小姐”的HIV感染率確實近年來呈現下降趨勢,專家分析認為,前幾年比較高發是因為不少“三陪小姐”賣淫同時兼有吸毒行為發生。
干預:廣州2500名鄉村醫生
接受艾滋病防治培訓
“現在艾滋病的一個發展趨勢是由中心城區向全市和農村蔓延,所以我們正在全面開展農村地區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動。”王鳴表示。據介紹,廣州市農村居民對艾滋病的認知與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且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國務院要求,到2007年底,全國15~49歲農村居民艾滋病知曉率要達到65%以上,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0%以上要接受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
“第一階段是對七個區、縣約2500名鄉村醫生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全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識、流行形勢以及防控策略。第二階段是由接受培訓的鄉村醫生在農村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據介紹,廣州市衛生局決定在白云、羅崗、南沙、番禺、花都、增城、從化等七個農村地區廣泛、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動。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