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娃胃部手術成功
孩子想要嘔吐一直哭喊,父親用家鄉話講“貓和老鼠”使其平靜
“五歲艾滋男童”追蹤
從被多家醫院拒絕到進入廣州兒童醫院治療,從本報連續報道(本報近日多次刊發“艾滋娃”新聞)到具體治療方案出臺,昨日中午,院方終于告訴孩子的父親,身患艾滋病的5歲孩子“可以做胃部造瘺手術了”。孩子食道堵塞,連水都喝不下,造瘺手術可以讓營養直接到達他的胃。手術進行了兩個小時,醫生稱孩子過了手術關和麻醉關,但術后情況有待觀察。
營養輸送可通過瘺口進行了
昨日下午1時40分到3時25分,父親捧著念珠,坐在手術室外的椅子上禱告,眼睛閉著,口中念著。
手術前的12時30分,記者前往兒童醫院探望。孩子望著窗外,父親蹲在地下盯著地板發呆。“可以手術了,心情怎么樣?”面對記者的提問,父親低聲說,“很擔心,醫生說造瘺(在胃部造一個孔插進營養管,以輸入營養)對常人來說是個小手術,對身患艾滋病的孩子而言,風險卻不小”,父親也是當天中午簽手術協議書時,才知道孩子下午要進行造瘺手術的。
“爸爸,爸爸”,下午1時24分,孩子平躺在病車上伸出小手揮向父親,隨著護士推車前行,父親緊步相隨,一直望著兒子,“嘀”,手術門被關上,父親坐在手術室外的椅子上,一言不發。
下午3時26分,3名身穿綠色消毒服的醫護人員把孩子推出手術室,沒有人喊名字,可父親立刻就跑了過去。孩子一直喊著要嘔吐,父親握著他的小手,緊跟病車,“不哭,不哭”,父親就這樣看著,扶著,說著。
主刀醫生說,孩子已經安全渡過手術關和麻醉關,但術后關還沒過,尚待觀察。孩子目前營養供給可以通過胃部瘺口進行了,“至于能吸收多少,要根據身體恢復情況而定”。
孩子將轉往第八醫院治療
下午3時36分,病房內,孩子一直哭喊著要嘔吐,醫生告訴父親,手術后6個小時孩子必須平躺床上,而孩子平時習慣坐著嘔吐唾液,這一刻,他不知道他不能坐著,小手伸出來撥著床單,口中一直發出“噯,噯”的聲音。父親雙手握著孩子伸出的右手,把紙巾放在孩子嘴邊,用家鄉話講著“貓和老鼠的故事”,漸漸,孩子安靜下來。一名姓趙的院方人員提醒記者,孩子剛做完手術免疫力更低,無關人員需離開病房。記者與義工都守在門外,透過玻璃門看,父親坐在孩子床邊,一動不動望著熟睡的孩子。
傍晚6時47分,記者撥通孩子父親電話,他說,院方已通知明天孩子將轉往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繼續治療。
本報記者 張艷芬 鐘躍東
做完手術后,躺在推床上的艾滋男童被醫生和父親小心翼翼護送到病房。本報記者 方謙華 攝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