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一名艾滋兒童在遭遇多家醫院拒絕救治后不幸死去——來自中國治療倡導網絡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華南地區就有10起以上艾滋病人要求手術被拒的事例。這一次,奇奇的曲折經歷將艾滋病患者“看病難、手術難”的問題再一次推到風口浪尖上。面對這一社會難題,誰該承擔道義上的責任,誰又能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艾滋男童
紅絲帶之家給他帶來希望
近日,5歲的艾滋男童奇奇(化名)的命運牽動著社會熱心人士和媒體的神經。奇奇因食道堵塞急需救治,卻被湖南多家大中型醫院拒絕,理由是他被確診為艾滋患者。奇奇的父親無奈之下,攜子趕赴廣州求醫,卻也難逃被拒現實。6月25日,艾滋男童的求醫經歷由媒體揭露后,已經有醫院接收其就醫,奇奇的命運出現了轉機。昨日傍晚,記者從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了解到,奇奇雖然病情穩定,但因其抵抗力極低,依然隨時有生命危險……
5日上午,記者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見到奇奇,他正安靜地躺在床上閉目養神,他的父親雙手交叉支在椅背上,默默地看著兒子。事情的發展有些戲劇性,十幾天前,他還在為奇奇找一家愿意收治的醫院而四處奔波。
奇奇出生5年以來,感冒、肺結核、各種皮膚病和說不清的炎癥一直在糾纏著他。奇奇的父親10年前在廣東羅定打工,并在那里結識了自己的妻子。2001年底,兩人結婚后不久生下奇奇,但很快又離婚了。隨后,奇奇被送回老家撫養。父親很怕接到家里的電話,他說,孩子的爺爺奶奶每次打來電話,都是告訴他孩子生病的消息。
2005年年底,父親接到電話,奇奇的口腔潰瘍長時間不能痊愈,家人四處求醫均治療無效。父親趕回老家,帶著孩子前往長沙多家大型醫院治療。去年1月,一封密封的信擺在他的面前,信封里是一份艾滋感染《確證陽性告知書》,患者正是奇奇。
父子倆在湖南遭遇了多家大醫院的拒絕,奇奇只能在各地的小醫院中輾轉治療。今年6月10日,父親與中國艾滋關懷紅絲帶之家取得聯系,一家慈善機構表示愿為奇奇提供全部治療經費,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奇奇很快住進廣州市兒童醫院。
屢屢被拒的經歷讓父親格外謹慎,他向醫院隱瞞奇奇的病情,以為這樣就能讓奇奇順利地上手術臺。之后幾天的驗血檢查,讓父親的謊言不攻自破,奇奇感染艾滋病毒的事實瞞不過醫院,兒童醫院隨即提出食道擴張手術無法進行。
媒體支援
孩子絕處逢生仍然極度脆弱
父親不愿意放棄這最后的機會。之前,他曾向中山三院、市第八人民醫院和南方醫院等具有較高傳染病治療水平的醫院求助。經過了解,中山三院、市第八人民醫院表達了愿意接收治療孩子的意愿,但因為沒有專門技術和為兒童做手術的設備而愛莫能助。這留給父子倆一個奇怪的難題:愿意幫忙的沒有技術和設備,有技術和設備的卻在拒絕。
6月22日,兒童醫院的醫生再次為孩子檢查后告知其父親:孩子的食道全部堵塞,已無法實施擴張術,只能轉到外科。一位醫生說:“我們醫院不是專門治療艾滋病的,現在這種情況,我們要考慮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為他實施手術。”6月25日,奇奇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醫院方面的態度轉變,很快就將奇奇轉入了傳染科,并迅速組織專家會診。奇奇終于有了自己的病房、專用的聽診器和體溫計。在此之前,被驗出HIV陽性的奇奇在醫院的集體病房中坐了兩周。
隨后,兒童醫院為無法進食的奇奇進行了胃部造瘺手術,使營養可以直接到達他的胃。由于病情嚴重,奇奇被轉至市第八人民醫院繼續接受治療。據了解,目前奇奇正在恢復之中,現在已經退燒,感染也得到了控制。不過由于長期缺乏營養,奇奇的免疫力十分低下,仍可能被感染和并發癥奪走生命。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