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彬在母親陪同下上午赴京
本報訊(記者 吳強)中午12時,36歲的杭彬在虹橋機場踏上赴京航班,也踏上了捐贈造血干細胞之路。從明天起,她將在北京道培醫院作一系列醫學準備,并于本月20日最終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所得造血干細胞將在當日送往臺北,用來救治一位16歲的臺灣女孩。據悉,這是首例大陸同胞捐獻臺灣同胞的跨海大援救。
杭彬來自蘇州,供職于蘇州安利公司。2004年,她參加義務獻血時填寫了志愿者表格,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今年5月30日,她通過了與臺灣白血病患者的高分辨配型分析。這意味著在作出捐獻承諾的3年后,她終于有機會將生的機會無私地給予一位急需救助的臺灣同胞。
今天到達北京后,杭彬將從15日起連續5天在醫院注射動員劑,作造血干細胞動員,并在第5天進行第一次采集。20日,第二次采集后,造血干細胞將由臺灣慈濟會骨髓庫專人由北京途經香港飛往臺北,送至臺北市榮民總醫院。這是一項復雜的高難度、高風險手術。造血干細胞從取出到輸入必須在20小時內完成,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
海峽兩岸血脈相連。臺灣與大陸間的骨髓移植救助開始于10年前:1997年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將臺灣一名54歲婦女的骨髓,移植給大陸一名17歲男孩。這是該中心首例橫跨兩岸的骨髓移植。此后,臺灣同胞多次向大陸同胞捐贈造血干細胞。去年5月,哈爾濱的閏善義曾在北京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一位在京臺胞。此次,杭彬則成為海峽彼岸同胞送去造血干細胞的大陸第一人。
相關鏈接
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具有造血功能。據了解,50%~70%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可以長期生存,通過骨髓移植還能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其他血液病。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報名登記后,要抽取5毫升血做檢驗,數據儲存到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備查。
來源:文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