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霞,家住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清化鎮三街,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下崗職工。2007年7月9日,年僅34歲的她卻做出了一件有生以來驚天動地、感動京城人的事情,豪無怨言地將自己的肝器官無償捐獻給了與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肝硬化患者張蓮花。一時間,在北京市武警總醫院成為熱點新聞人物。教授、專家、醫生、護士和一百多位肝病患者都為她的事跡所感動,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稱贊這位從河南省來的強女子。王秋霞被武警總醫院宣布為該院非血緣關系、親情關系之間的活體肝移植手術第一例的名字。她的事跡在京城,甚至在焦作山陽大地,被人們傳為佳話。
病魔襲來 雪上加霜
張蓮花 ,是博愛縣月山鎮 一名干部。26年多的工作時間里,抓過計劃生育,干過財務會計,當過文化干部,是一位兢兢業業、干事創業的好干部。最近兩年多來,由于鄉鎮工作繁忙,長期奔波在農村,使原來健康的她,慢慢的虛弱了很多,眼圈發黑,身體消瘦。今年在一次月山鎮組織的干部職工體檢中,竟無意中得到一個不近人意的消息,那就是通過檢查,張蓮花被確診為肝硬化,而且已經到了晚期。這突來的噩耗再一次卷入這個原本幸福和諧的家庭。就在幾個月前,自己的兄弟媳婦剛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無情的奪走了年輕的生命,全家人還在悲痛中掙扎著。可是命運誰也無法解知,就在這時,病魔又殘酷無情的降臨到了張蓮花的身上,這讓所有的親人更是痛中忍痛,每個人的心靈再一次受傷,大家痛上加痛。當每每看到張蓮花與病魔做斗爭的時候,大家的心都是懸著的揪在一起,同樣是在忍受巨大的折磨,這種親情的痛處似乎大于患者與病魔抗掙時的煎熬。
為了挽救 張蓮花,全家人幾次跑焦作、上鄭州治療, 通過一個多月的用藥保守治療,可是最終沒有療效, 病情越來越嚴重。張蓮花的丈夫了解到肝硬化的相關情況后,決定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把妻子的病治好,決心要找到與自己妻子相匹配的肝臟換回這個年輕的生命,找回那個原本健康的妻子。最后,通過多方打聽與查詢,了解到北京市武警總醫院在肝病治療及器官移植方面有過硬的醫學技術和診療手段。經過網上查詢,與武警總醫院取得了聯系,并且向那里的教授說明了病情及相關癥狀,教授建議張蓮花盡快到貴院就醫治療。
沒有血緣 勝似血緣
張蓮花一家帶著希望到了北京武警總醫院。那里的醫生、護士都很熱情,服務很好,對張蓮花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武警總醫院專家的會診后,他們得出結論:需要給患者做肝移植手術,而對于肝源緊缺的情況下,這讓所有的人重新又陷入了困境。上哪里去找肝呢?況且,我國剛剛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中規定,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且人體器官的捐獻、人體器官的移植都要受法律的約束,且捐獻者要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了尋找到肝源,在博愛縣,張家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都進行了血液化驗,但都與張蓮花的血型不符。在北京武警總醫院,張蓮花的愛人、王秋霞等四人進行了血液化驗,只有王秋霞一個人的血型符合。當場,王秋霞沒有做任何思考,她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堅決愿意將自己的肝臟無償捐獻給張蓮花。看到王秋霞已下決心,張家人感謝不盡,大家互相抱在一起淚流滿面。是王秋霞用她的真情打動了 張蓮花及其一家人。要按說,張蓮花 與王秋霞并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她們只不過是非血緣的親戚關系,王秋霞是張蓮花 娘家的兄弟媳婦,到張家才不足14年,平常來往并不多。
今年6月下旬,王秋霞在北京的日子里,經過了一系列的檢查。武警總醫院的專家、教授宣布:王秋霞的血型很符合,更重要的是她的肝臟完全和張蓮花的匹配。由于肝移植手術所需要的證明煩瑣,王秋霞不得不返程回博愛取得做手術相關的證明和手續。
二次進京,對于王秋霞來說是最后的生命抉擇。但她只在家鄉停留了5天,在母親和愛人的大力支持下,毅然坐上北去的列車。她決心用生命詮釋愛心,把年輕的患者張蓮花從死亡生命線上拉回來。在北京的專家論證會上,針對王秋霞與病人的非親屬關系,專家提出了疑義,手術單上未能簽字。通過進一步考究與查閱相關法律條文,進一步認證王秋霞與病人之間屬于非血緣關系,不存在買賣器官現象。而且,法律也沒有明文規定非血緣關系之間不預供肝。她們之間純屬情親,專家們了解情況后,同意從王秋霞身上摘取肝臟供給張蓮花。這種非血緣關系、親情關系之間的活體肝移植手術在該院為第一例。在專家論證會上,一位科主任說:“首先對王秋霞敬佩,但不知你對你的選擇后悔嗎?還有你的父母親和愛人同意嗎?”王秋霞堅定執著的說:“我把我的器官無償捐獻給張蓮花,我認為很值得。我對我的選擇無怨無悔。我已經沒有父親了,我的母親和愛人都支持我,對我的選擇很贊同。我想只要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更加美好!”
手術成功 感動京城
2007年7月9日,是一個非常難忘的日子。上午9點,王秋霞臉上掛著心滿意足的微笑,被她的愛人和護士們推進了手術室。張蓮花強忍著痛苦,拖著疲憊的身軀目送秋霞。她們相互凝望著對方,心里在默默地祝福。下午2點,張蓮花在親人們的簇擁下進入手術室。當王秋霞躺在手術臺上用自己的肝臟挽救張蓮花的生命的時候,她鋪就的這條愛心路上,卻灑滿了母親和愛人傷心欲絕的淚水。
為了保證切割下來的肝臟能夠供體和受體雙方夠用,將王秋霞的右半肝整個切下給張蓮花,同時保留粗大的肝中靜脈給王秋霞。7月10日凌晨2點,經過長達17小時的手術,王秋霞被推下手術臺,手術順利結束。很快,王秋霞的肝臟移植到張蓮花身上,肝臟移植上去后立即就恢復了供血。7月10日凌晨5點多,張蓮花被推出手術室。主治醫生說:“手術非常成功,王秋霞在手術臺上很堅強!她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愛心,什么叫無私,什么叫奉獻,用行動踐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位同病房來自南方的老大娘走到王秋霞的病床前,流著激動的淚說:“好閨女呀,真是好樣的!”老大娘又拉住張蓮花的手說:“俺的孩子在這里等肝源都快半年了,現在也沒有消息,你真是幸運呀!”
王秋霞,你的堅定行動感動了京城人,也感動著焦作山陽兒女的心。你的愛心,好似人間真情一樣燦爛,不是血緣,勝似人間煙火一樣美麗。
在王秋霞的精神感召下,博愛縣月山鎮干部職工紛紛慷慨解囊,大家都伸出友愛之手,將一萬多元捐款送到患者張蓮花手中,幫助她度過難關。
我們在心中默默為你祝福:好人一生平安,祝福你早日康復!永遠幸福!
有一種情懷,淡如輕煙,卻能散發著暖人的溫馨。
有一種感動,默無聲息,卻能印證著人間的真情。
來源:中新網河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