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都市時報
手術中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 記者張悅/攝
她之所以被安排在這樣隱秘的手術室,是因為她是艾滋病毒攜帶者;我們之所以要探訪鮮為人知的艾滋產房、揭開艾滋母親的生育秘密,是希望社會對這類特殊的產婦有一個正確的了解,讓全社會都關愛她們,也讓即將成為母親的艾滋病毒攜帶者慎重抉擇新生命的去留……
序
兩三個身穿隔離服、頭戴防護鏡、手戴齊肘手套、包裹嚴實的醫護人員突然出現在手術室。看不清表情,他們忙碌而無聲。
嚴陣以待的醫護人員走近一名產婦。“刷!”手術室的無影燈驟然開啟,此刻躺在手術臺上裹著至少五層一次性手術紙的艾滋產婦王英(化名)心一緊,手緊緊抓住身旁的醫護人員。“我怕。”8月23日,在昆明某醫院艾滋產房,已為醫護人員“熟悉”的一幕又發生了。
這已經是母嬰阻斷項目實施以來,該醫院手術的第50位艾滋產婦。之后的幾個小時,醫護人員和產婦要與可怕的艾滋病魔展開一場“生死搏斗”……
初進艾滋產房
全副武裝——身上肌膚無一暴露
這家醫院產房手術室前“止步”的警示標志,讓醫院里這個顯得僻靜的角落,增添了一些神秘感。
推開手術室的大門,左右兩邊房間就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一間房里是互相談笑的產婦、沒“武裝”的醫護人員;而另一間則被鐵門阻擋著,外表上看這間手術室似乎是廢棄的。
身后的鐵門“轟”的一聲關上了,讓人的心一縮。步行50米,前方那條幽深的走廊深處的手術臺上,此時正躺著一位病人,一個小時后,這里將誕生一條新生命。
換上消毒拖鞋,正當記者茫然不知所措時,醫護人員拿來兩套隔離服、口罩和帽子。“去普通手術室旁觀,腳上套個塑料袋就可以進去了,可這是艾滋產房。”
醫生相比記者的“行頭”就多了很多。兩位主刀醫生身上套了至少3層隔離服。一身綠色短袖手術服外面套上綠色長袍手術服。進入手術室后,還要穿上密封消毒、即穿即拆的隔離服。這些都是為艾滋病孕產婦分娩準備的,在醫院獨一無二。
隔離服在袖子部分特殊處理,加厚了一層塑料膜。為防止血液、羊水等濺入眼睛、鼻孔,佩戴防護鏡和口罩是必須的。頭部的保護——頭套、防護鏡、口罩佩戴齊全了之后,整個臉上沒有一塊皮膚裸露在外。
手套約50厘米,比普通手套長一倍,手掌至手肘部分全部保護起來。醫護人員手術時要戴上兩副,一旦被針頭扎到,一副手套的厚度難以抵御。腳上也要穿上長筒靴。
記者進手術室也須穿上隔離服
手術進行時
漫長等待——清脆哭聲打破緊張氣氛
8月23日下午5點45分,手術正式開始。1個多小時的手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漫長的。
“刷!”手術室的無影燈毫無征兆地亮了。王英心里一緊,將身旁的醫護人員抓得更緊了。“我,我怕。”她的聲音顫抖。“別怕,剖宮手術花的時間不長,過程跟普通人一樣。”
其實這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沒有醫生會認可艾滋孕產婦與普通產婦的生產過程沒有區別。這已是醫院今年以來所做的第10余起艾滋產婦手術。
手術室靜了,就連手術刀與冰冷盤子接觸的“吱吱”聲都顯得那么刺耳。只有主刀的李醫生的聲音:“不疼吧。”話音剛落,手術刀“嗞”的一聲,醫生的手亮出一道漂亮的弧線,產婦的肚子上開了一條長達10多厘米的刀口。
產婦驟起的一聲尖叫,讓主刀的李醫生額頭沁出了豆大的汗珠。刀口撕裂到了無麻醉的地方。“忍忍。”李醫生嘴里只迸出兩個字,她的心情也很緊張。
李醫生的眼睛死死盯住刀口。是不是出了問題?她與搭檔對視了一眼。“孩子不小啊,刀口還要開大一點。”兩人相互點頭,“再來一刀。”產婦從喉嚨底部發出低低的一聲呻吟。血流得有點多。醫生不停地換著剪子夾著止血布為產婦止血,一塊、兩塊……鮮血染紅了一塊又一塊布。
醫生示意遞上一個類似鏟子的器具。這個工具抵在孩子的背部與產婦的子宮中間,醫生用力擺動了兩下胳膊,不到一分鐘,孩子就被“撬”了出來。
“哇……”6點,產房里傳出了孩子清脆的哭聲。李醫生將孩子抱出來,一只手麻利地將臍帶剪斷,手術刀卡在連著孩子臍帶的那頭,遞給醫護人員。
看著孩子順利誕生,大家揪著的心也放下了。是個女孩,3000克,皮膚紅潤潤的。
謹慎處理手術器具也是一項大“工程”
醫護人員“退場”
術后工程——手術器具謹慎銷毀
手術過去10分鐘,孩子出來了,醫生示意為她拭拭汗。整個產房都仿佛松了一口氣。王英的疼痛被孩子新生的喜悅掩蓋。醫護人員將導管插入嬰兒的小嘴里,清理喉嚨里的臟物。
幾分鐘后,孩子就要見到她的爸爸——焦急地守在手術室外的張勇(化名)。“恭喜,是個千金。”張勇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親親小臉,再一次親親。
而此時王英還要在手術室待1個小時。這一個小時主要是縫合傷口。李醫生半仰起頭,一個深呼吸,活動了一下手腕后開始縫合。防護鏡已經模糊不清,由于呼吸急促,呼出的氣體霧花了防護鏡。李醫生摘下防護鏡,以便更好看清傷口。這時,手術室里有醫護人員開始“退場”。
“啪”!吸得滿滿的止血布和剪子扔在地上的聲音此刻聽起來尤其刺耳。處理手術過程中的廢棄物也是一項大工程。粗略數了一下,7塊血布、20幾把手術刀,這些都是要無條件銷毀的。
醫護人員還要全副武裝,拿著長長的火鉗清點數目、裝進隔離紙包、標上標記送往醫院的特殊科室。“手術中使用的所有器具都要銷毀,包括產婦的胎盤,這些東西要流落在外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醫護人員嚴肅地說。
7點左右,產婦被推出手術室,門外迎接她的是一直合不攏嘴的丈夫。孩子和產婦都將在隔離病房住一周。與剛出生的普通孩子不同的是,她要在72小時內每隔6小時連續服用NVP和NAT兩種藥物繼續實施母嬰阻斷。
7天后,母嬰阻斷項目中對嬰兒的阻斷終止。是否感染艾滋病毒,要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揭曉——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只雖告一段落,但18個月后,孩子的檢測結果為HIV陰性才能說明確實未感染艾滋病毒。
8月29日,剖腹產手術6天后,張勇、王英夫婦帶著女兒出院了。心急如焚的夫婦倆表示,他們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帶孩子去做初步檢測。
孩子的降生打破了手術室緊張的氣氛
現狀:七成艾滋孕婦堅持產子
衛生部門:理性抉擇孩子去留
“為什么明知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孩子被傳染的可能很大,還要堅持生下孩子呢?”面對記者的這一疑惑,省衛生廳有關工作人員解釋,目前在阻斷母嬰間艾滋病傳播上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阻斷率很高,于是很多對生命已幾乎絕望的艾滋病人都將希望寄托于此。
據了解,在云南省,艾滋孕產婦堅持生下孩子的比率占到了70%左右。隨著母嬰阻斷服務的全省推廣,使許多人對“艾滋病人的孩子就一定感染艾滋病”的看法逐漸縮小。
但就目前來看,母嬰阻斷的成功率尚不能達到100%,也就是說,冒險生下來的這類孩子仍有一部分是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他們通常只能活到四五歲,照顧得很好的也只能活到10多歲。
省衛生廳有關人員介紹,其實他們一直都在做理性勸導艾滋母親不要孩子的工作,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在艾滋孕產婦就診之初,工作人員都會為她們介紹孩子將來生下來,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目前艾滋病母嬰傳播比例在50%左右。省衛生廳有關人員表示,衛生部門仍會繼續勸導艾滋母親放棄生下孩子。“雖然這樣做有些殘忍,但單純將不被傳染的希望寄托在母嬰阻斷上,一旦失效,接下來帶給家人、孩子的將是一生的痛苦和折磨。”
畫外音
一個求助電話
一顆期待寬容的心
“嘟、嘟……” 8月23日上午,一陣急促的鈴聲響徹了醫院VCT室,接電話的醫生心里清楚,這部電話一響就代表有一位艾滋孕產婦來求助了。果然,電話那頭一名男子說愛人即將分娩,希望得到醫院幫助,因為他的愛人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
醫院有規定,對艾滋產婦要馬上進行手術,病人只能住在隔離病房、在隔離產房手術,所使用的全套設備都要與普通產房分開。VCT室馬上跟產科取得聯系。
下午1點左右,求助的男子攙扶著妻子跟在VCT室醫生的后面,慢慢走進產科醫生辦公室。帶路的醫生沒有說話,遞上一張單子,值班的李醫生馬上就明白了:這位產婦需要特殊護理。
這對夫婦丈夫叫張勇、妻子叫王英,年齡大概在32歲左右,丈夫身材魁梧,臉泛著黝黑,一副莊稼漢的模樣;妻子個頭不高,穿著樸素,她將頭埋得很低很低,臉色蒼白,表情凝重。
張勇將妻子送到了醫生這兒后,馬上去打理入院的相關事宜。獨自坐在醫生辦公室的王英開始不安起來,她不斷地拽衣角,始終沒有抬頭看醫生。
“感染幾年了?”為了給病人實施有效的阻斷方案,醫生首先要對病人的病情有全面的掌握。“2年。”王英的眼神有些閃爍,聲音細細的。“婚前還是婚后?”“婚后。”“怎么感染的?”“在小診所里校牙時感染的。”
張勇夫婦來自臨滄某個小縣城。從懷孕28周起,王英就一直堅持服用縣疾控中心免費提供的艾滋病母嬰阻斷藥物。
聽說昆明這家醫院對艾滋孕產婦的阻斷治療最成功,張勇請假帶妻子來這里分娩。其實這樣做的背后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盡量避免王英是艾滋病感染者的消息泄露。
其實,王英是在與張勇結婚之前就感染了艾滋病,結婚時她并沒有告訴他。“在知道她感染艾滋病后,才決定要的孩子嗎?”記者問。“是的,因為聽說有母嬰阻斷,孩子并不是都會感染,而且我們都是二婚,又沒有孩子,很想要個孩子。”張勇眼里充滿溫柔。
張勇夫妻一直有親密的夫妻生活,幸運的是,張勇去年做了檢測,沒有感染艾滋病。于是他認為自己是有抗體的,兩人大膽地選擇要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來之不易啊,是她用生命換來的。”
李醫生放下手中的工作,面向張勇說:“艾滋病的潛伏期因人而異,有的要10年才發現,現在沒有檢測出HIV為陽性,并不代表你有抗體,很可能存在潛伏期,防護措施一定不能馬虎。”
張勇同意接受我們的采訪,條件有一個,“千萬別讓妻子知道。”他說,社會上的有些誤解太深了,有很多感染艾滋病的人都是很無辜的,就像自己的妻子,他們應該得到寬容和諒解,而不是歧視。
背景
艾滋孕婦可到全省140多家定點醫院免費分娩
云南省為艾滋病孕產婦提供母嬰阻斷服務最早從2003年開始,當時全國設立的8個母嬰阻斷示范區,云南省就有兩個,分別設在開遠和臨滄。
之后,母嬰阻斷項目開始在全省范圍內擴展,去年覆蓋全省,有129個縣市區、140多家定點醫院能提供母嬰阻斷服務,艾滋病孕產婦還可以免費到定點醫院分娩。
據介紹,云南省今年上半年孕婦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達0.23%,而去年個別地區已上升到1%-2%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為414名艾滋孕產婦提供母嬰阻斷服務。
據了解,母嬰傳播(MTCT)是15歲以下兒童艾滋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徑。在未干預情況下,HIV母嬰傳播發生率達15%-50%。
云南省是艾滋病高發區,部分婦女和兒童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而從2005年至今,部分醫院的母嬰阻斷成功率達到了100%。 (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