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信息
據www.sciencedaily.com網站2007年9月19日報道,依據美國匹茨堡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的報告,如果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的人們堅持每天使用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的話,就可以減緩該地區肆虐的艾滋病傳播速度。
研究報告發表在9月19日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上。這些發現是以一個由研究人員研發的數學模型為基礎獲得的。
該模型主要用于預測曝光前化學預防 (PrEP)的公共衛生影響——一種使用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的艾滋病病毒(HIV)預防策略,目前它可以同治療陽性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相結合使用,以防止感染從首發地點傳播出去。
通過這種模型,研究小組可以推算曝光前化學預防,針對那些存在高度行為危險人們來說,這可能會對公共衛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能在10年內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預防約320萬艾滋病病例的發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是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中心地帶,那里感染艾滋病的人口約占全球感染總人數的63%,該地區約有2240萬成年人感染了艾滋病。
曝光前化學預防是以一種假設為基礎的,即在感染未暴露之前所采取的治療措施能夠延遲艾滋病病毒的傳輸速度。動物研究的數據表明,曝光前化學預防是一種有效防止艾滋病病毒傳染的手段。現在,研究人員正在人類身上從事此項研究。
然而,也有人批評該策略,他們認為曝光前化學預防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可能導致性的去抑效應。這樣會使人們感覺不再需要使用傳統方式進行安全性交,包括節欲、使用避孕套以及限制性愛對象等。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兼美國匹茨堡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烏梅·阿巴斯稱:“我們知道,在曝光之時或之后不久服用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可以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染機率。正在人體身上進行的曝光前化學預防研究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并不是設計用于弄清其潛在的公共衛生影響。我們希望得到的回答是,通過我們的研究能夠減少相當一部分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率。事實上,我們從曝光前化學預防中發現了一個好處,即它可能會在我們預防艾滋病戰略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這些研究人員對模型的三種情況進行的研究:一種是樂觀情況,即他們假定曝光前化學預防的時間效率能達到90%,參加活動人口的使用率能達到75%。
一種情況較為中庸,即曝光前化學預防的時間效率能達到60%,50%的人使用這種戰略。另一種情況則較為悲觀,即曝光前化學預防的時間效率僅達到30%,也只有25%的人口使用率。
他們發現在理想狀況下能夠通過曝光前化學預防技術獲得重大的公共衛生健康益處,如果曝光前化學預防技術能夠堅持實施十年時間,曝光前化學預防技術將把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新艾滋病感染減少74%。
持中間態度和悲觀態度的人則認為,曝光前化學預防能夠取得的成果要少得多,中間態度的人認為只會減少24.9%,而悲觀者認為只有3.3%。
此項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約翰.梅勒斯博士是匹茲堡醫學院和匹茲堡公共健康研究生學院的教授。他說,“我們估計的數據顯示,如果曝光前化學預防技術是有效的,而且堅持實施數年的時間,人類將在防治艾滋病領域獲得重大進步。”
研究人員同時還注意到向那些性行為最為頻繁的人員身上和那些感染艾滋病風險最高的人推廣曝光前化學預防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與向普通人推廣相比成本要低28.8%。
在談到性行為節制問題時,研究人員假定有風險性行為翻一番,此時他們觀察到當個人性行為得到節制后,雖然在理想狀態下曝光前化學預防技術的有利影響會降低,但是仍然會顯著減少艾茲病的感染,減少幅度約為23.4%至62.7%。
本篇論文的作者除了阿巴斯和梅勒斯外還有羅伊·安德森博士,他是傳染病流行病學領域的急先鋒,也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名教授。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為此項研究提供了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