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OHU新聞—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志愿者看望艾滋孤兒
目前,全球艾滋病致孤兒童已達到1520萬,占到全球孤兒總數的11%。預計2010年全球艾滋孤兒將達到2500萬。
為應對這一發展趨勢,由國務院防艾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共同主辦的“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救助安置政策國際研討會”日前在鄭州召開,中國政府將聯合民間志愿者的力量,采取多種措施救助包括艾滋孤兒在內的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
每個生命都需要平等的關懷
堅春杰是一名參與防艾工作已有4年的志愿者。
2004年,他和浙江大學的志愿者來到河南商丘看望艾滋孤兒。剛到村子的時候,他心里非常緊張,不知道該怎么跟孩子們溝通。“他們很敏感,不太愿意跟陌生人說話。”堅春杰說,“我們去的時候是冬天,孩子們還穿著破舊的涼鞋和單薄的棉襖,手上的凍瘡腫得發亮。”
回校后,他用在村子里記錄到的影像資料,舉辦了關于艾滋孤兒生活狀況的圖片展。“兩個女生當場就看哭了。”堅春杰說,很多同學主動捐錢捐物,短短一天,衣物便堆得像座小山。
兩個月后,他帶著1000多件舊衣物和1000多元錢回到村子,并帶來玩具作為孩子們的禮物。“領玩具的時候,孩子們特別高興。有個孩子跑得太快,到門口還摔了一跤,鼻子都摔破了卻還在笑。”
堅春杰至今還跟這些孩子保持聯系,他指著幾張孩子的照片說:“我帶著這些孩子來學校玩,他們變得比以前開朗多了。”照片里,孩子們笑得特別燦爛。
堅春杰說:“像我這樣的民間志愿者還有很多,我們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善艾滋孤兒的生存狀況,因為每個生命都需要平等的關懷。”
讓他們像普通孩子一樣生活
“對他們的幫助應該是多層次的、立體的,有錢就多拿一些錢,沒有錢就多做一些事。”2004年5月,黑龍江大學的何建章休學一年,帶上東拼西湊的100多元錢,前往商丘的艾滋病村做義務教師。
為給孩子們補充營養,何建章和幾個志愿者省吃儉用,保證每個孩子每天能吃上一個雞蛋,而他們只能吃加鹽的面條和干巴饅頭。
“那里的水很涼,睡覺也沒有床。可是,在那里守著那些孩子,心里特別踏實和滿足。我和大家分享那段歲月,是想讓更多的人關注那里。志愿者的力量是薄弱的,如果大家都愿意伸出援手幫幫那些孩子,那就是希望。”何建章說。
如今,那里的志愿者已由原來的三四個增加到十來個,并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到艾滋病人遺孤學校讀書,最多時達到32人。
60歲的譚老師是北京公交集團的一名退休工人,2004年在報紙上讀到李丹創辦“東珍艾滋孤兒學校”的報道后,她找到東珍駐京辦公室,成為一名東珍義工。她說:“物質上我能給予這些孩子的很少。但他們遇到了困難,我應該去幫助他們。”
譚老師每次去河南,都陪著孩子們看書、畫畫,和他們談心。“這么小的孩子臉上就沒有笑容,我要讓他們開心,讓他們像普通孩子一樣生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李丹表示,目前防艾民間組織發展態勢平穩,組織工作更加細致。同時,他們的付出與努力也引起了政府對艾滋致孤兒童的高度重視。
政府與社會共同伸出援手
2004年2月,國務院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每年投入20億元用于防艾工作。政府還推出“四免一關懷”政策,使所有艾滋病感染者家庭的兒童都能免費入學,并鼓勵親屬和社會收養艾滋病致孤兒童。
2006年12月,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教育學會啟動了“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計劃在5年內募集億元資金救助艾滋病孤兒,落實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
中國民政部部長李學舉表示,目前在中國90%以上的艾滋孤兒得到家庭支持和上學支持,一些大齡兒童得到職業培訓。
為了解決艾滋孤兒的生活、教育和醫療問題,民政部投入專項資金5000萬元,重點資助河南、云南等受艾滋病影響兒童較多的省份。
如今在河南省,2800多名艾滋孤兒有85%選擇了由親屬家庭寄養,11%選擇了入住專門養育艾滋孤兒的機構“陽光家園”,還有4%生活在模擬家庭“陽光家庭”中。他們每人每月可以領到200元錢補助,看病也不需要花一分錢。
與民間組織相比,政府所能起到的人力、物力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在社會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生活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