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避孕套身上穿 首屆深圳性文化節
2007-09-26

來源:中國經濟網—晶報

昨日,深圳首屆性文化節在會展中心開幕,蜂擁而至的參觀者“擠爆”展廳。據統計,當天有6000多市民入場大方觀展。圖為性文化節上的情趣時裝秀。晶報記者張定平/攝
   昨日,深圳首屆性文化節在會展中心開幕,蜂擁而至的參觀者“擠爆”展廳。據統計,當天有6000多市民入場大方觀展。圖為性文化節上的情趣時裝秀。


   “性”趣盎然逛展會

    深圳首屆性文化節昨開幕,6000市民入場觀看 

    昨日上午,備受關注的深圳首屆性文化節在會展中心開幕,蜂擁而至的參觀者險些“擠爆”展廳。除了欣賞到精彩的古代性文化展、沖擊視線的時尚模特秀外,知名專家的性知識講座也吸引市民耐心傾聽。據統計,當天共有6000名市民入場參觀,本次性文化節將持續到23日。

    昨日上午10時開幕式剛剛結束,主辦方宣布市民可以入場參觀,一些市民就迫不及待跑步進場。記者現場發現,參觀市民中近一半是中老年人,其中不乏夫婦結伴而來的。

    成人用品展,性文化展覽、模特秀……這類有強烈視覺沖擊的展覽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在眾多展覽中,最受歡迎的當數古代性文化展。

    記者看到,在展柜里分別陳列著八卦碟等性用品。圍觀的市民們邊看展覽邊驚嘆我國古人性文化的發達,并對各式古代性文化用具種類之齊全感到驚訝。

    值得一提的是,學術化的性知識講座也并未受冷落。著名性教育專家阮芳賦的《性學發展概況:過去、現在與未來》、《性與健康和健康的性》兩場講座也引起了市民的極大關注,整個論壇會場被圍得水泄不通。

    沒“霸”到位子的市民則安靜地站在過道兩邊,悉心聽講,除用隨身攜帶的相機、數碼等電子產品記錄外,還有市民拿出紙筆,悉心記下筆記。

    據記者了解,未成年人如果要參觀此次展覽,需要由家長陪同才可進入。

    □人物專訪

    如何向孩子開口說性?

    專訪性學哲學博士阮芳賦

    昨天,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性科學研究先驅,首位獲得美國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阮芳賦。他認為,幼兒期是對孩子性教育的關鍵時期,對孩子提出的“尷尬”問題,應“藝術”地作答,決不能找理由借口拒絕。

    幼兒期是性教育關鍵期

    阮芳賦說,事實表明,兒童與性并非無關。與成年人不同的是,兒童的性問題不是表現于想戀愛、結婚,而主要是具有性好奇心、性模仿和朦朧的性快感。對此,孩子們需要被正確引導,不能使其形成性神秘感。

    性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時期。對兒童的性問題,必須予以正確對待,從小讓其樹立起健康、積極、正面的性觀念,這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否則會造成以后心理變態。

    “敏感”問題有問必答

    “媽媽,你晚上跟爸爸是怎么睡覺的?”對于一個6歲小孩提出這樣尷尬的問題,很多家長哭笑不得,不知如何以對。阮芳賦對此表示,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對孩子的‘尷尬’問題,一定要有問必答?!彼f,如果有些問題對孩子過于直露,可以“藝術”地回答?;卮饐栴}時,盡量不要說假話,實在追問得不知如何作答,甚至可以用“這個問題很復雜,等你大了就明白了”之類的回答來圓場。

    性教育無統一標準

    對于全國性教育的現狀,阮芳賦認為,目前性教育還沒有成為一個專業,性教育的標準在全世界都不統一。即使在全世界公認為開放的美國,每個學校開不開性教育課程、設置什么樣的課程,也無統一要求,全由校方自己決定。

    □現場花絮

    避孕套變身晚禮服

    “這身晚禮服居然是避孕套做的,遠看還以為是用雪紡材料?!痹诒茉刑讖S商的展臺前,不少市民圍著用避孕套做的禮服前觀看。

    據該公司市場部經理李志忠介紹,一件晚禮服需用避孕套8000多個。之所以要將避孕套做成禮服形式,李志忠說,中國人的觀念比較保守,就傳統觀念而言,避孕套很難登上大雅之堂,但避孕套在預防艾滋病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該公司將避孕套賦予藝術氣息,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的預防意識。

    76歲老翁當場獻唱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昨天的性文化節現場,今年已76歲高齡的覃立生老先生在南山蛇口漁二村展臺前放生高歌。原來覃立生平時就是唱歌愛好者,他在性文化節參觀時被來自漁二村客家姐妹的山歌所吸引,當客家姐妹唱完《計劃生育好主張》、《客家姐妹好風光》等歌曲后,他也主動上臺引吭高歌。

    《金瓶梅》插圖亮相

    昨天,記者在性文化節上見到了自稱對中國性文化癡迷的陳真。當陳真在開幕式當天下午將一幅長17米的《金瓶梅》插圖鋪在地上時,立即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圍觀。

    記者現場看到,該《金瓶梅》插圖為彩墨國畫,繪制內容從第27回到第34回,作者系北京畫家倪滿石。

    據陳真介紹,此次拿到深圳只是其中的節選,真跡全畫共200米,保存在北京。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