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1:100:一個無奈的器官移植供需數字
2007-10-01

    在我國,人體器官捐獻有非常大的供求空缺。傳統觀念的影響、救治機制的缺失、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主管部門或機構不明確等,影響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順利開展。面對器官移植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人體器官捐獻亟待建章定制,有矩可循。

    換腎,腎衰竭病人的希望

    在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記者見到了來自湖南的腎衰竭病人張宏濤。

    “我是去年12月底檢查出腎衰竭的,因為對這個病不了解,當時感到非常害怕和慌張。” 張宏濤說。醫生告訴他,治療腎衰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做長期的血液透析,另外一種選擇是換腎。

    30出頭的張宏濤說:“當時考慮到自己還很年輕,如果能夠換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還能夠回到正常狀態。”然而,腎源短缺,卻讓張宏濤早日康復的愿望變得虛無縹緲,“看到和自己一樣的病人那么多,都在等著換腎,真害怕要等上三年五年。”

    來自福建的病人黃才棋與張宏濤有著同樣的遭遇。2005年他被確診為腎衰竭。“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就馬上做透析,一年下來花了6萬多塊錢,治療我的病投入就像無底洞。”黃才棋無奈地說,家里把2004年剛買的房子賣了,還欠了親友一屁股債,“我做夢都希望能夠早日進行腎移植手術,快點好起來,找份工作賺錢還債。”

    廣西中醫學院瑞康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高宏君介紹,我國腎功能衰竭的發病率為0.3‰-3‰,由于天氣比北方炎熱,南方人腎臟負擔較重,腎功能衰竭在南方省份發病率也較高。如此算來,廣西每年新增需要進行腎移植的患者至少1500人。

    “采用長期血液透析的治療方式,雖然能夠維持病人的生命,但是治療成本高,頻繁的治療使病人不能回歸社會,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長期的治療也會使病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受到損傷。”高宏君說,換腎,成為許多腎功能衰竭病人的希望。

    作為廣西準許開展人體器官移植手術的5家醫院之一,高宏君告訴記者,腎源短缺,成為許多腎功能衰竭病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他說,去年全年,廣西能夠進行腎移植的腎衰竭病人才300人左右,“因為腎源短缺,很多病人在等待中不幸死亡。”目前,該醫院掛號的還有100多位患者在等待腎移植手術。

    1:100,器官移植供需矛盾突出

    人體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體器官捐獻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臟、肺臟、肝臟、腎臟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將其植入接受人身體以代替其病損器官的過程。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5年,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取得快速發展,國際上能夠開展的器官移植我國幾乎都能夠開展,一些醫療單位移植病人的生存率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捐獻器官數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臨床治療需要。

    衛生部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50萬人因器官功能衰竭需進行器官移植,但每年僅有1萬人左右能夠得到移植治療。各類移植需求者和供體間的比例大致是100:1。

    南寧市市民李冬靖是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6000多位報名捐獻骨髓的志愿者之一。“去年底,一個朋友的父親被查出患上白血病,已經到了晚期,但由于等不到合適的骨髓,這位老人不幸去世。”

    李冬靖說,參與捐獻骨髓的志愿者越多,白血病人找到合適的骨髓進行移植的希望就越大,同樣的道理,如果自愿捐獻器官的人越多,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就能爭取到更多的希望。然而,一心想要捐獻器官的李冬靖,卻找不到接受器官捐獻的專門機構。

    一方面是許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等不到器官進行移植;另一方面,是想捐獻器官的人無法捐獻。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捐獻人體器官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專設的管理機構,有意捐獻器官的人需直接與具備器官移植資格的醫院聯系。于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醫療機構的器官移植行為進行了規范,對捐獻者的條件和范圍進行了說明,但對如何捐獻卻未做明確說明。

    高宏君說,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涉及多個方面,目前我國人體器官移植還有很多法律法規上的盲點。

    此外,陳舊的傳統觀念也成為影響我國人體器官捐獻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前段時間,高宏君遇到這樣一件事情:一名婦女要為患腎衰竭的丈夫捐腎,但卻遭到了娘家人的堅決反對,最終這名婦女放棄了捐獻。

    “有些人生前與醫院簽訂協議,表示愿意捐獻器官,但他們死后家屬卻反對捐獻,這樣的情況下,協議往往無法生效。”高宏君說,不管是親屬之間的活體捐獻,還是生前與醫院簽訂器官捐獻協議,在實施過程中都面臨諸多難題。

    人體器官捐獻期待有章可循

    完善器官捐獻和移植的相關法律,成為許多有意捐獻器官者和一些專家的共識。《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器官捐獻應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但有關人士也提出,為鼓勵捐獻,應考慮捐獻者、尤其是活體捐獻者的利益,建立和完善獎勵、激勵機制,給予捐獻者一定的援助或補償。

    此外,要提高器官捐獻數量,須采取“半強制”措施。在美國,多數司機的駕照上都標有“器官捐獻”的字樣,一旦發生意外死亡,他們的器官將由專門機構進行處理。新加坡的法律規定,沒有公開聲明死后不愿捐獻器官的,會被自動視為是器官捐獻者。

    為完善人體器官捐獻信息收集與調配,保證器官分配的公平、公正、公開,一些專家也提出成立專門的機構,對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進行管理。據了解,上海、深圳等地已出臺地方法規,規定當地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向醫院提供自愿捐獻人體器官者的信息,并監督器官的分配。

    近些年來,親屬腎移植活體捐獻已成為國際上解決供體缺乏的有效辦法之一,在歐美國家可占移植總數的30%以上。親屬腎移植通常可在有血緣關系的父母、兄弟、姐妹等近親中或夫妻之間進行,由于親屬腎移植具有組織配型適配率高、相容性好、排斥反應率明顯下降等優勢,能夠增加手術成功率,可減少術后免疫抑制劑用量,并能延長患者術后生存期。

    但在我國,親屬供腎腎移植手術比例不到總數的2%。

    高宏君說,提高人們對親屬間器官移植的認識,讓更多的人參與活體捐獻,用自己的器官拯救親人,這也是有效緩解人體器官移植供體不足矛盾的途徑之一。

來源:新華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