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西部商報(蘭州)
![]() |
在第20個“世界艾滋病日”來臨之際,本報記者走近艾滋病患者,通過和他們的交流與接觸,感受他們的生活。今天我們走近一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村婦,在生死關頭鼓起勇氣向共和國副總理寫信的故事。
本報記者 金奉乾 為您攝影報道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有7名感染者的C鄉,到了事先約好的采訪對象家。迎接記者的是一位41歲的村婦,從憨實的表情和勞動帶來的強壯身體來看,她怎么會是艾滋病病人呢?
為生活她感染了艾滋病
從熱情的握手來看,這個布滿老繭的手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冷漠和隔閡。經過寒暄之后,翠英(化名)流著淚給記者講述了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辛酸經過。
1986年翠英和丈夫結婚,因為丈夫的兄弟較多,原本貧困的生活因為分家而越發拮據。1990年他們的第三個小孩出生了。當時,翠英為了減輕丈夫的負擔,她決心跟著別人一道偷著賣血。
翠英告訴記者:“為了三個娃娃不挨餓,我第一次抽血500毫升,血站給了我45塊錢。一下能掙45塊錢,當時覺得很劃算。”
此后,雖然血站要求他們這些偷著賣血者一個月只能賣3次血,但她和許多村民一樣,通過給血站相關人員送“禮”后,幾乎每星期賣一次血。翠英在5年的時間里,賣了20多次血。就這樣,翠英也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背井離鄉討生活
2003年11月,根據省、市政府部門的要求,全縣既往賣血的1140多名農民進行了拉網式的艾滋病病毒檢測。翠英被查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她想到了死,但是,三個孩子怎么辦?留在村子里,她承受不了的就是全村人的歧視和風言風語。
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她把3個孩子托付給娘家,變賣農具和家畜,出租土地。2004年2月踏上了新疆的客車,她要在新疆隱姓埋名打工,永遠不回家。夫妻倆在新疆的一個工地上找到了工作。兩月的煎熬,丈夫出現了心臟病,因為沒錢治病,只好在新疆硬撐著。
信幫她重新回到了家
她在無助的情況下,向國務院副總理寫信求救。當該縣衛生局收到衛生部辦公廳轉來翠英的信件時,生怕遭歧視的翠英夫婦已經外出三個多月了。
經過聯系,縣衛生局、疾控中心的領導在電話中講述了黨和政府對預防艾滋病的許多優惠政策,并且絕對為艾滋病人及家屬保密。2004年6月,翠英結束了在新疆的苦旅,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兒女身邊。
回鄉后,翠英與其他9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再次做了全身檢查。隨后的日子里,疾控中心的醫務人員幫翠英消除了心頭的陰云,并在晚上給她治病。在極其“保密”的環境中,翠英一家人的生活恢復了正常。
她的生活又有了陽光
國家的“四免一關懷”等政策實施后,從2004年10月開始,翠英家每月領到100元的補助,而且教育、扶貧辦、農業等部門積極采取幫助措施,送去種子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
翠英將政府補助的錢積攢起來,再從銀行貸款,購買5頭肉牛開始喂養。利用林業部門的免費蘋果樹苗,進行果樹栽植。到了2005年秋翠英養殖的5頭肉牛出欄了,出售獲利3600元,2006年收入近萬元……
在結束采訪之前,翠英告訴記者:“能堅持活到今天是黨和政府的恩情,是衛生疾控部門親人們關心的結果。三年前我沒有死,如今不怕艾滋病了,再活十年八年不成問題,到那時我的娃娃都大了,即便死了也就沒啥牽掛了……”
翠英寫給吳儀副總理的信
敬愛的吳儀副總理:
您好!
您日理萬機,我思量再三,不敢給您寫信。一想到我的三個孩子,就大著膽給您來了這封信。無情的現實,使我六神無主。面對死神,我放心不下相依為命的丈夫,更放心不下三個尚未成人的兒女。萬般無奈之下,想起了您。今天,我懇求您救救我吧,救一下這個不幸的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