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中國的全人群感染率為0.05%,但艾滋病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僅制約經濟的發展,更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進程。從1981年美國正式發現艾滋病以來,人類接觸和認識艾滋病已經26年了,但是迄今全球公眾對艾滋病的認識還停留在淺表水平甚至是誤解,表現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恥辱感、他人的歧視和誤解,以及社會的不寬容等等。
要沖破這些樊籬,必須首先依賴于科學研究對艾滋病的客觀認識,以及專業人員向公眾耐心的講解與示范。筆者注意到,四川資中縣創造的政府主導、感染者自救的艾滋病綜合防治模式,非常值得推廣。據11月29日《人民日報》報道,艾滋病專家組來到資中縣公民鎮,就與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又是拍肩,又是握手,有時還一起吃飯、喝茶。一位專家掏出一個面包,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一位感染者把面包掰開,一人吃一半。另一位專家,拿過感染者剛剛用過的杯子,毫無顧忌地喝了兩口。這些行動和后來的宣傳教育,讓公眾了解了艾滋病的真實傳播途徑,為艾滋病的預防、鼓勵感染者和患者戰勝疾病,以及消除他人的歧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政府主導、感染者自救的模式,不僅僅是要教給公眾正確的艾滋病防治知識,還要更進一步地實施授人以漁的援救政策。據報道,2002年3月資中縣提出和實施的一系列針對感染者的關懷支持政策,成為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的雛形。這些政策不僅對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直接給予活命的“魚”,而且向他們提供自救的“漁”。農業局每年為感染者免費提供優質糧食種子;林業局開展退耕還林還草項目;畜牧局免費提供家禽家畜種,免費打預防針;地稅局、工商局對感染者的農業稅和管理費實行全免。
此外,衛生部門則在15個村設立醫療點,免費為所有的感染者和病人診治機會性感染;免費為近400名自愿咨詢檢測者做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為符合條件的病人開展抗病毒治療,有23人接受了國家免費抗病毒藥物治療。這些措施讓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有了成功自救的機會和基礎。
抗御艾滋病當然不只是專家和專業人員的責任,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所有公民都“匹夫有責”。據報道,公民鎮模式還提供了一種特殊的但為廣大公眾所喜聞樂見的“匹夫有責”的方式,用戲劇等文娛形式來宣傳艾滋病的知識,在娛樂中教育每一個公眾。無疑,有了受到科學知識熏染和教育的公眾,以及不受歧視而又能正常生活的感染者和患者,艾滋病預防就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