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搜狐網
18歲女生禁毒防艾已10年 稱染上艾滋亦無悔
就讀南方醫大的女生林文獲評"200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新快報記者 陳紅艷 實習生 廖銀潔 通訊員 張淼
林文檔案:
18歲,福建福州人,現為南方醫科大學人文學院2007級衛生法學學生。林文曾經是我國年齡最小(14歲)的注冊禁毒防艾志愿者,被團中央授予"中國百優青少年志愿者"稱號,當選聯合國"攜手兒童青少年抗擊艾滋病"愛心大使。
10年前,她剛剛8歲,就開始跟媽媽一起用愛心關懷戒毒者;10年里,這個孩子一直堅持幫教戒毒人員、幫助艾滋病人……昨日,在第7個全國法制宣傳日里,她與《物權法》立法參與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等人一起,獲評"200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這位年僅18歲的南方醫大大一女生名叫林文。有著10年的禁毒防艾志愿服務史,累計參加志愿服務時數達6000小時以上的她,被人們尊稱為"禁毒娃娃"、"禁毒天使",而林文自己卻稱"我不過是一名平凡的法學學生"。
10年幫教染毒人士39名
1997年的一個周末,出生在福州的小林文,第一次跟著一直從事戒毒幫教志愿者工作的媽媽,走進了戒毒所。
"第一次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吸毒人員,有的因毒癮發作而渾身顫抖縮作一團,我的心當時被震撼了!雖然不明白什么是毒品,但當時我就想,能不能跟媽媽一起幫助吸毒的人呢?從那時開始,我就一直堅持到現在。"林文感慨地說。
10年里,她和母親通過寫信、打電話、探望、上網等一些方式,與安徽、福建、湖北、甘肅、廣西、貴州等10多個省市的39名染毒人員建立了幫教關系,他們中有17人達到了聯合國3年半之內沒有復吸的戒毒標準,而戒毒時間最長的已近10年。"我至今都跟這39名戒毒者保持聯系"。
2006年,林文開始接觸艾滋病這個"超級癌癥"。她已與3名艾滋感染者進行了聯系,從物質、精神和生活上幫助他們。
幫教對象現場為她頒獎
讓林文驚喜的是,給她頒發"十大法治人物"獎杯的頒獎嘉賓,竟然是她39個幫教對象中的一個——已成功戒毒3年的武漢人姜偉。
"姜偉是我在武漢戒毒所認識的。當時他因為吸毒,跟家里人尤其是女兒的關系很差,兩人見面只是點個頭。在了解并取得信任后,姜偉拜托我教他如何跟女兒相處。我就把我自己跟爸媽相處的經驗告訴他,然后給他女兒寫信,得知他女兒最大心愿就是跟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每天放學能看到爸爸在家后,我告訴了姜偉。姜偉出所后就跟女兒改善了關系,現在父女關系很好,姜偉也跟朋友做起了餐飲生意。"林文講述了他和姜偉的故事。
"姜偉至今還保留著林文2004年寄給他的中秋月餅的盒子。因為周圍很多人一直歧視他,這盒月餅讓他特別感動。"陪同林文進京領獎的南方醫大文學院書記李國興介紹。
對話林文
“哪怕染上艾滋,我也不后悔!"”
記者:你每次去看望艾滋病患者,都不穿防護服,不擔心被感染嗎?
林文:我覺得這是一種尊重。換位思考,如果一個人穿得全身戒備來看你,你怎么想?而且艾滋病在正常接觸下是不會傳染的。其實艾滋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懼怕它的心。
記者:有一次你探訪一名艾滋病晚期患者后就高燒不退,咳嗽感冒,不良癥狀還迅速波及了父母。你當時真的一點也不害怕么?
林文:說實話,當時心里突然毛了一下,特別害怕自己連累了父母。所幸后來檢查得知我只是普通感冒。但是如果我真的因此染上了艾滋,我也不后悔!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選擇去做禁毒防艾志愿者!
記者:你年紀小小就去接觸戒毒人員,他們怎么看你?
林文:他們都對一個小孩子去幫教戒毒很好奇,也很感動。10年來,從未發生過戒毒人員拿毒品誘惑或傷害我的事情。其實年紀小蠻有優勢,引導青少年時,因為我們是同齡人溝通很順暢;幫助成年人時,他們會因我小小年紀幫助他們而感動,進而受到鼓勵。
記者:畢業后你打算做什么?你的夢想又是什么?
林文:我想做一名律師,繼續幫助染毒人員和艾滋病感染者,因為他們都是弱勢群體,很需要幫助。我的夢想,就是去聯合國做禁毒防艾大使,以便更好地幫助更多的人。 (責任編輯:張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