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溫家寶總理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在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衛生所,與醫務人員和前來就診的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談(新華社)
與眾多艾滋病人握手
二○○七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二十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溫家寶二赴上蔡。他首先來到上蔡縣蘆崗鄉王營村的中華紅絲帶家園,看望艾滋病致孤兒童。之后,溫家寶走訪了文樓和后楊兩個艾滋病村莊,到村衛生所看望病人,訪問多戶家庭,還同眾多艾滋病人握手交談。
溫家寶和大家一一握手,仔細詢問因為感冒前來就診的艾滋病患者孔春義有關情況:“今天來看什么?”“什么時候檢查出來得病的?”“什么時候開始服藥的?”“用的是什么藥?”“服藥以后有反應嗎?”“還有別的病嗎?”“免疫細胞多長時間查一次?”“家里病人就你一個嗎?”“藥物能免費得到嗎?”“還下地干活嗎?”“孩子多大了?”……總理問得仔細,一連問了十多個問題,孔春義一一回答。
在村衛生所,溫家寶一一考察了病案室、宣傳室、藥房。在愛心病房,艾滋病患者程金山等幾位病人正在輸液,溫家寶走到每位病人的病床前,一一詢問病人的有關情況,鼓勵患者要有信心,學會科學對待疾病,堅持吃藥,安心養病。他說:“最重要的是要情緒樂觀,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離開衛生所,溫家寶沿著馬路信步向村里走去。聞訊趕來的村民早已等候在馬路兩旁,想看一看總理。一張張樸實的臉上,寫滿了興奮和期待。
“我來看看你們。”溫家寶走上前去和大家一一握手,并詢問有關情況,“身體都好吧?”“都是沒病的吧?”。記者注意到,此時,人群中有人搖頭,有的人小聲回答說“有”。
沿著成排的人群往村子里走,溫家寶一路和村民握手,還不時駐足停留,仔細詢問,“今年生產收入怎么樣?”“村里人均有一畝半地嗎?”“養豬嗎?”“出去打工的有多少?”等等。
總理就吃文樓種的菜
文樓是蔬菜專業村,初冬時節,地里仍有許多大白菜沒有采收。幾位村民告訴溫家寶,雖然現在蔬菜比過去好賣多了,但還是有人對文樓的蔬菜另眼相看。溫家寶說,“我知道,社會上對艾滋病患者還是有歧視。這是因為缺乏科學知識。我們應該加強宣傳教育,消除社會歧視。你們以后可以告訴大家,總理今天就吃文樓種的菜。”
隨機走進村民、艾滋病患者程彩霞家,溫家寶和她聊起家常。離開程彩霞家,溫家寶往回走時,仍是一路和村民握手,或者向大家揮手示意。
溫家寶走進村民、艾滋病患者侯秋霞家,溫家寶和她親切握手。看到她家建筑美觀、豬鴨滿圈,聽說她女兒考上了大學,村子里每年能考上十多個大學生,溫家寶高興地說:“多難興邦。這個村子的未來是光明的。”
離開文樓村,溫家寶又來到邵店鄉后楊村,這也是一個艾滋病患者比較多的村莊。抵達邵店鄉后楊村時,已是下午四時三十分。天色漸暗,天氣有些涼。記者注意到,溫家寶身上加了一件羽絨服。溫家寶和聞訊趕來的村民一一握手,親切交談。他還走進村民、艾滋病患者劉全中家,了解情況,鼓勵他樹立信心,堅持吃藥。
三十多次前往河南上蔡、這次跟隨總理考察的桂希恩教授和長期在艾滋病村采訪的新華社河南分社記者郭久輝都告訴記者,近年來,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文樓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所見所聞中,記者也能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
看到這些變化,溫家寶很高興。離開文樓村時,他笑著招呼大家合影留念,囑咐當地干部要幫助文樓進一步發展經濟:“我相信文樓今后會一天比一天更好。”
個別媒體杜撰“驚天活劇”
近日個別媒體記者做了題為“驚天活劇:溫家寶在河南愛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的報道,胡亂指責“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余演員們來代替他們”。
想起那些村民樸實的臉,想起那些只有艾滋病患者才能作出的回答,想起那些真實的場景,作為總理的隨行人員,記者在翻閱采訪本、重聽采訪錄音,對此進行認真梳理后,不得不說:這樣的報道是不負責任的,不符合事實的,純屬子虛烏有。
來源:網易